劉結晶
摘要:數學是一項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的基礎認知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都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小學階段處于學生知識體系構建形成的關鍵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轉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教育。通過科學運用人文元素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為有趣、更為充實。
關鍵詞:小學數學;人文教育;滲透策略
“以人為本”是人文精神的基本體現,也是新時期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科學運用人文精神作為教學指導,通過人文元素的滲透教育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認知與學習習慣。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滲透人文關懷
相對于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理論性更強,規則性更強,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在農村地區,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學習成果差異較大。加上小學階段處于學生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提升,一旦受到教師的批評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加上這一階段學生大多情緒敏感、多愁善感,身邊事物對于他們的影響較大。某一次的作業錯誤、考試失利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數學作為一項重要性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的知識體系養成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重視師生關系的創設,運用人文關懷來引導學生開學習生活,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多去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做學生的“貼心大哥哥”。多和學生談心,幫助他們走出困惑與迷茫。這樣以來,學生就會對教師敞開心扉,無論是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還是對于教學活動的建議、意見,學生都會暢所欲言。這對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也有積極的促進意義。與此同時,在“親其師則信其道”、“愛屋及烏”的影響下,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自然會有所提升。
具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多和學生接觸,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困難,讓他們能夠將主要精力放到學習中來,更好的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
二、聯系學生學習實際,開展人文教育
傳統數學教學中往往過于依賴課本與練習冊,教學案例、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脫軌,導致不少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興趣不高,學習欲望不強。新時期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將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數學教學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通過生活案例分析數學原理,還可以指導學生科學運用數學原理來提升自身的學習生活質量。更好的實現數學知識的實踐意義與指導價值。
比如在教學《公頃和平方千米》知識的時候,不少學生對于這些面積的概念理解較為模糊,教學中我們就可以通過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知識進行人文元素的滲透教育,更好的深化學生的學習印象。首先讓學生認識到一公頃其實就是一個邊長為100m的正方形圍起來的面積,比如400m跑道圍起來的部分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100個操場的面積大約是1km2,紫馬鄉的面積大約為68平方千米,晴隆縣的面積大約是1327平方千米,貴州省的面積大約是17.62萬平方千米,中國的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操場作為基礎依據,一層層進行面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遼闊,引導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抱負,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綜合認知能力。
又比如在教學《運算定律》知識的時候,不少學生對于其中的“先乘除、后加減”理解不到位,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恰當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原理。例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尊老愛幼”精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要優先讓老人、小孩、孕婦先上車,這是基本的社會公德,也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基本準則。只有大家都遵守了這些規則,社會才會和諧穩定的發展,不至于混亂。同樣的在數學計算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遵循相關的計算規則,如果每個人都按自己的計算規則,那么計算結果將會千變萬化,容易引起矛盾。
通過相關人文元素、相關知識的拓展運用,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原理,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感知。
三、科學開展教學指導,做好人文評價
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往往是依賴學生的作業情況與考試狀況。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接受程度、智力發展階段不一樣,這就導致同班之間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而不少教師大多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對于成績差的學生關注較少,這就直接造成基礎好的學生越來越好,而基礎差的學生則破罐破摔,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新時期教學中我們要運用新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在教學評價的時候能夠考慮學生的綜合狀況,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運用人文精神來科學開展教學評價,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對于考試成績差的學生,我們不能單一的批評打擊,而是要去分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是基礎知識沒有掌握,還是理解能力不足,或者學習態度不好,或者是粗心大意?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夠科學地開展教學評價。比如對于基礎差但是學習態度好的學生,我們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于基礎好但是粗心大意的學生,則要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細節學習。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也要指導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問題、改正不足。通過教師科學的教學指導來引導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關懷,運用科學的教學評價來讓學生明確不足、揚長避短,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為高效、全面發展。
總之,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科學運用人文精神與人文元素,運用科學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指導策略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對于數學學習有一個更為全面、深刻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國良.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人文數學[J]. 教育現代化, 2017(38)
[2]徐學良.小學數學教學中人文數學的實施策略[J]. 魅力中國, 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