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靜
摘要:口算練習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口算練習是數學的學習基礎,口算練習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也在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口算練習常常出現在1-3年級比較多,而三年級以后大多數都是以應用題為主。但筆者認為口算練習也可以在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繼續開展,學生只有深入掌握了口算技巧才能運用更多的口算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當中,口算練習也可以和其他的數學活動一起進行,這樣即可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數學中的知識奧秘。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練習;數學思維
一、口算練習對小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意義
在一般的數學課堂中,數學的口算練習一般都是通過老師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同時答出最終的數字答案。口算練習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反應力和表達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算練習的時候要和其他的練習科目區分開來,同樣的,教師在口述問題的時候盡量把題目重復幾次,這樣有便于學生進行更多時間的思考,且口述的題目也要多變化,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掌握數學口算知識。口算練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給出正確的計算結果,這對小學生掌握口算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口算的解題技巧相對于其他數學運算模式是基礎,也是非常簡單的,所以要讓學生掌握好口算解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口算練習得到基礎的數學功底,而口算練習往往是其他數學活動無法替代的。另外,口算練習也能讓學生集中精力活動大腦思維,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當口算能力具備了,學生也就能通過口算練習和其他的數學活動相結合,從而來開啟學習數學知識的大門。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口算興趣
口算培養的是學生對數字的計算能力,也正是因為基本的口算訓練讓學生產生數字計算意識,而口算的訓練模式也一般也是聽算和試算為主,這兩種訓練方式讓學生依靠大腦的思維能力迅速得出結果,它也叫心算,不用借助任何的計算工具就能得出的結算結果。所以,口算練習也在為后期的筆算打下深厚的基礎,加強口算能力,才能為后期更深入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
一年級新生是大腦思維活動比較劇烈的年齡段,尤其是在他們還沒有產生真正的數學意義時,口算就成為了鍛煉他們思維能力的重要模式。最開始一般教師都會以10這個數字作為基礎,然后通過一些圖片或者數字方塊游戲的形式來幫助他們首先建立數字感,然后再由淺入深,通過十以內的加減法來培養他們的聽算能力。一年級的學生往往對一些食物、圖片、游戲比較感興趣,所以通過這些物體來激發學生的口算興趣還是比較容易的。
在小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把學生的口算訓練作為表重要的課堂活動,口算練習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提高數學技能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在設置口算練習時也要結合新課程知識對此設計出一些新的口算題目。無論是哪一種練習,在設計的過程中都要讓學生容易接受,由于低年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還比較低,所以對于題目的設定要明確、簡單,口算練習和其他的數學活動一樣,溫故而知新。把舊的知識再次運用到新的知識當中就能讓學生熟練口算技能了。由此可見,口算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可以用來復習,也可以為新的數學知識提供更多的輔助作用,而口算練習過程也可以檢查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是檢測課堂效果的有效方式。
三、如何有效的在課堂中安排口算練習
口算練習能讓教師了解在口算訓練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在課堂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這樣才能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并改善課堂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里,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來進行不同時間段及不同程度的口算練習。口算練習應該是在集中狀態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就需要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有很多教師都會在一節課的開端或結尾對學生進行口算練習,而中間的學習過程也可以適當的增加訓練,這樣就會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和疲勞感,口算練習就像一段小插曲一樣來幫助學生放松心態,準備下一個階段的數學學習。
另外,教師也可以把口算練習作為主體貫徹到整個教學活動當中,以隨時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并通過豐富的小組活動來讓學生感受數學口算的魅力。
小學生一般喜歡思考,并對事物產生很大的好奇,但由于年齡比較小,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無法集中處理一些問題。他們生往往能解決簡單的問題,但對于數學綜合能力卻無從下手,比如一些應用題就很難自行解決,而口算練習恰恰就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幫助,以加減乘除的練習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再從中有簡入深,幫助數學教師開展進一步的教學工作。
四、帶有競爭意識的口算練習更容易獲得學生的青睞
人都有競爭意識,而小學生也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喜歡在同學們面前表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當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正確獲得表揚時,他們會很享受這種成功的樂趣。所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來安排一些口算練習,調動大家的參與性,然后再講述教學內容難度較高的知識就很容易讓學生接受。
最后,教師在進行口算訓練的時候也要用適當的語速,盡量不要過快或過慢,尤其是在學生學習完新知識以后老師要放慢速度,提高學生口算練習的準確率。在運算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難度,或縮短思考問題的時間,這樣即可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這樣的課堂才是最有效的。另外,對于一些不太易懂的數學知識教師也可通過一些圖片或者畫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題目的意思和運算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五、小結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往往是培養學生數字能力的基礎,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一定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字的適應能力及分析能力。其次,教師也可根據新課改的提出來不斷挖掘新的教學方式,只有通過長期的堅持和科學的數字訓練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