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數學的教學地位日益提升,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隨之提高,愈發注重其思維、素養的發展。對此,就要加強重視,在傳統教學基礎上積極改善,大膽創新,借助課堂的優化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在授知過程中滲透思想方法,以此深化理解,幫助學生掌握,完成課堂預期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策略
所謂“數學思想方法”,就是依靠數學知識內容制定的思想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這一點,不僅能促進學生知識理解,高效掌握,還能發散其思維,延伸拓展。然而,在傳統教學中,鮮少有教師在小學階段關注思想方法的滲透,使得教學過于機械,缺乏趣味,無法長久吸引學生。對此,就要轉變觀念,有效改善,借助思想方法的滲透激發學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讓其在興趣驅動下積極探究,主動實踐,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一、 準備階段——抓抓要點,激發學生興趣
有效的教學依賴于充分的課前準備,為了落實這一點,在授課前要精心設計,結合內容引入相應的思想方法,以此加強自身對內容的理解,教學時更加得心應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實施時,主要考慮三個方面:教學資料整理、根據要求運用思想方法以及引申數學要點。
首先,在教學資料整理環節,要對教學內容和學生能力有全面的了解,結合實際,準確把握其“最近發展區”,以此根據目標進行整理,對相關素材進行分類、再設計。在這一環節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現有思維、能力與學習要求間的矛盾,用心引導,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就要引入數學思想方法,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結合,以活動的形式呈現,以此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其實踐研究,在充分體驗中認知、掌握。以“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教學為例,我就提前布置作業,讓學生準備各種顏色的彩紙,待到上課時,就讓其自由發揮,剪出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由此,避免了“開門見山”的枯燥,還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為深入的探究奠定扎實基礎。之后,我系統闡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并開展合作學習,讓其在小組中對邊討論,在直觀了解的基礎上深化理解,進行系統歸納,以此促進知識體系的完善。此外,我還提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正方形、長方形?”由此,便結合生活,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學科思想作用,實現拓展延伸。在整個準備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要培養其運用意識,借助思想方法提高其思維邏輯能力,讓其在學科認知過程中夯實基礎,自我提升。
二、 教學階段——突破傳統,培養學生能力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習慣性地講授,以最直接的方式傳授知識,讓學生被動接受。長此以往,不僅影響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打擊其學習興趣,使其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對此,就要反思鉆研,審視教學,重新設計,充分運用思想方法,結合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興趣驅動下積極思考,切實提升。
在講“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內容時,我就在文本素材的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各種圖形,以此豐富教學設計,在原有素材上適當拓展,增加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以此達到優化效果。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數形結合的思想,對此,我就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其在問題情境中自由思考,一邊觀察圖形,了解“平移、旋轉以及軸對稱”的特點,一邊結合文本提供的習題,展開合理運算,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展具象思維,以此深化認知,達到領會、運用目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滲透思想方法的同時要重視學生對要點的理解,確保其全面掌握,避免遺漏。講解結束后,要注重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自主回顧,按照數學知識點自身蘊含的思想記性分類,以此構建知識體系,查漏補缺。
通過這樣的引導,不僅能推進教學,幫助學生高效掌握,還能培養其反思能力,這時輔以適當的訓練就能把握住要點,實現學以致用。長此以往,就能消除學生對學科的抵觸心理,以全新的姿態融入,在興趣驅動下積極、主動地探究。
三、 活動階段——學以致用,發展學生素養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課堂之外也不能忽視,要結合課內教學,充分考慮學生興趣,給其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其及時鞏固,彌補不足,以此促進能力的全面提升。一般來說,課后活動主要有兩個方面,即課后數學習題練習以及數學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我會布置相關的習題訓練,目的在于加深學生知識了解,促使其靈活運用所學。在這一過程中,我就會引入數學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對于習題訓練,我會以應用題為主,將數學知識點與學生日常生活結合,為學生創設熟悉的情境,鼓勵其運用所學,積極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我會適當指導,結合實際啟發,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自主提升,促進邏輯能力的培養。在教學“表內乘法”一課時,我就先在課堂上講解,帶領學生探究,形成初步認知后,就明確要求:牢記并會運用。等到快要下課時,學生大多已經掌握,這時我就布置相關應用題,以最常見的“買東西”為例:小紅去超市買文具,一支鉛筆2元,一塊橡皮3元,一本練習本1元,現在她要買兩支鉛筆、一塊橡皮和一本練習本,問:一共要花費多少錢?由此,學生便要運用已有的數學思維解決,在探究的過程中深化知識理解,達到思維發展的目的。此外,還可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實踐互動,引入相關數學思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樣以“表內乘法”為例,我就設計了一個“乘法爭霸”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在規定時間內誰做對題目多,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總之,思想方法的滲透是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打破傳統,激發學生興趣,還能激活思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其在和諧氛圍中積極探究,主動思考,不斷促進自身發展,實現學科素養提升,達到預期培養目標。
作者簡介:
楊時建,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施甸縣仁和鎮五樓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