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娜 金愛冬
摘要:新課改后教育觀念隨即有了一定的轉變,在這樣的轉變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改進和創新。探究式與體驗式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需要,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數學中兩種模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差異,本文對體驗式與探究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提高兩種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體驗式;探究式;對比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育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采用封閉式與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通過體驗式與探究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體驗式與探究式教學理論依據
(一) 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在初中數學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中,強調師生間的互動,為初中課堂教學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通過活動中的真實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的應用,強調的是一種動態的課堂教學方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在活動體驗中的探討與感悟,拓展初中生的思維思考方式。
(二)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自主發現是提高學習效率最好的方式,也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動力。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與學習的特點,制定科學的引導,并建立師生間的良好交流,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靈活的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發展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是探索式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 體驗式與探究式在初中數學應用的教學方法對比
(一) 教學模式的對比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方法是創設情境、啟發聯想、超越情境的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在情境體驗中,領悟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主要是明確探究的問題、引導探究的過程,嘗試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數據資料的收集,得出探究結果,實現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二) 教學方法的對比
初中數學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情境需要結合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盡量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實際生活中的事物或相關作品等情境形式,通過情境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強烈的感知,提高數學相關知識的直觀性與形象性,提高學生在情境模式中的參與性,調動課堂氣氛。在情境中,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發現問題,帶著疑問進行學習,明確學習目的。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學習中,學生習慣性的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對知識的自主探究。針對這種現象,數學教學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結合學習、思考、疑問、解答,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三) 針對問題開展體驗情境與探究引導的對比
針對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尋求解決的途徑,真正的融入到情境中,發揮想象力。初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情境中的問題,聯系到生活實際中,在情境式教學中,體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領悟到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真諦,實現理論知識與情境模式的有機集合,從而提高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主動性、實踐性、創造性。
探索式教學模式中的解答疑惑、引導探究。在探究式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對學生不理解的數學難題,在課堂中主動的提出來。進行小組探討的合作探究模式,學生間互相啟發,共同解決,自主答辯等形式,促進了學生間的情感,培養了初中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與自主探究的意識。最后是強化實踐探究過程與結論。針對初中數學探究實踐的結果驗證,是對探究結果的有效驗證方法,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方法。第一步,教師要根據教材要求組織學生參與到探究式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第二步,在探究式活動中,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不斷學習與挑戰中,增加了學生面對問題的自信心。第三步,激勵評價引申探究,培養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能力。
(四) 體驗式與探究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效果對比
通過對上述對比過程的總結,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體驗式教學,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以及學生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教師都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體驗活動將其內涵探究出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自己體驗到了、了解到了。這樣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會更加牢固,并且理解了其中的內涵,這樣教師就不需要一個知識點反復講解,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卻更加扎實,這樣的條件下可以使課堂效率有明顯的提升。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使思維活躍起來,語言也豐富起來。
初中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注重探究的過程,通過自主地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數學學習拓展到課外,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師生是全身心投入,學生的思想才會升華,情感才會熱烈,師生才會在共同學習中成長,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與發展,師生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格的魅力,教育才會體現育人的本質。指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進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探究的快樂,建立學習初中數學的自信心。探究式教學需要學生自主的參與,才能實現探究真正的價值,通過探究的過程,讓學生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體會到初中數學探究的樂趣。
三、 結論
“以生為本”是現在教育教學發展的重心,初中數學教師應擴大教學的空間,將數學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將數學知識的研究延伸到社會生活中,使初中數學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的短短幾十分鐘。學生可以到圖書館等地,進行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自身體驗式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思考能力,從而為國家培養出實用型的創新人才。
探究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實踐的意義,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對傳統的數學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實現了數學教學體制的改革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緊密結合,明確了教學的目的,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育的整體質量。
綜合兩種教學方法的對比,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更具有實踐可操作性。其體現了人本思想的核心觀念,促進學生在情景體驗中自覺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學習,這樣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并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夏天松.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
[2]陳林生.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J].數學教學通訊,2016,14.
[3]許登峰.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能力提高的影響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2).
作者簡介:
于麗娜,金愛冬,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吉林省琿春市英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