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道路中的關鍵階段,是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極具可塑性的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至關重要,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群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做好學生德育工作方面責無旁貸?,F階段的調查發現,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開展并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德育工作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如何做好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是當今小學班主任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品德修養、道德培育對學生身心發展的意義重大。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指引者,在培養學生素質方面有較大的責任和義務,德育工作關系到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是學生成長發展的思想基石。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努力提高學生德育工作的質量,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行、行為習慣的養成,保障學生全面發展進步。
一、 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道德品行是個人成長的發展基石。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最具有可塑性的階段,是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機。在這個開展德育工作的有利時機,具有學生引路人身份的小學班主任必須保證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加強德育工作的實施力度,幫助小學生邁好人生重要的一步。
二、 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 對德育工作缺乏重視
調查中發現,一些班主任過分注重小學生的學科成績,而在學生德育工作方面缺乏重視,導致學生各方面素質的不均衡發展。具體表現在一些班主任在正常的班會課上仍占用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的寶貴時間,安排數學、語文等學科的課程,使學生不能接觸到道德品行的教育;在學生活動中,班主任向學生灌輸一種必須取得一定成績的理念,忽視學生在活動中團結互助、樂于助人方面的道德培養。這種錯誤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將使學生錯失優秀的道德品質養成的機會,偏離教育的正確方向。
2. 師生關系僵化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更好地開展學生德育工作,保障德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現階段,一些班主任沒有搞好師生關系,使學生陷入一種見師變色、懼怕教師的狀態,一些學生甚至不敢與教師交流,課堂表現不積極,不愛表現。師生之間缺乏交流,班主任對學生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對學生的性格特征沒有把握,使德育工作開展面臨困境。
三、 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德育工作
1. 重視學生德育工作
小學班主任應該轉變教育理念,協調學生學業和學生素質的教育。只要協調好學業和素質教育,教學成績與德育工作將會呈現相輔相成的狀態。班主任應該在教育過程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指導學生要主動謙讓、注重言語的禮貌,真誠待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班風建設也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應該重視班級的班風建設,發揮班干部的組織作用,收集大家的建議,確定班級的目標、口號及相關的班級制度。要對其中的行為規范做好詳細地描述,以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用以規范自己的行為,并努力向行為標準靠攏,從而逐漸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培養良好的道德操守。
2. 利用以身作則的榜樣效應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模仿性強的特征,特別喜歡模仿自己崇拜的教師。小學班主任要抓住小學生這種獨特的特征,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應該特別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嚴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樹立正確的行為作風,向學生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此外,教師還應該努力鉆研,汲取廣博的知識,不斷學習;對承諾要做到言而有信,不做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待需要幫助的人應該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真誠待人??傊?,班主任的行為正是學生樂于模仿的對象,班主任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3. 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班主任應該從減少學生對自己的恐懼心理入手,放低自己的姿態,以像朋友一樣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注意發現學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便于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學生的道德教育。此外,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僅局限于單純地思想建設工作,更要對學生的心理方面加以關注,對學生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方面做好正確的方法引導。班主任要多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與學生增加交流談話,做學生的傾聽者,付出更多的情感,循循善誘,通過鼓勵來開展德育工作。
4. 加快德育工作的創新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德育要求,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思路也應該不斷創新,做到與時俱進。小學班主任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通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來增加自己的教學基礎。做好學生德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中加強教育經驗的總結,及時反思,創新思路。比如,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和待人接物方面的行為進行小組成員互相評分,并加入獎勵環節,使學生增加規范自己行為的意識,在學習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習慣。
5. 增加德育工作的時代特性
德育工作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內涵也發生著改變。在現代的小學德育工作中,小學班主任要努力賦予德育工作時代性、針對性、靈活性。具體來說,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首先要從國家的方針政策入手,把握時代的特征,轉變傳統的德育工作理念,將德育工作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結合起來,保障德育工作的時代特性。小學班主任還應該保證德育工作的正對性,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不同方式了解學生不同的思想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于之后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要特別注重德育工作的靈活性,包括在德育工作的內容上的靈活選擇,也包括德育工作開展方式的靈活轉變,全方位地考慮德育工作的開展進程,保障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四、 結束語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任務發生著一定的變化,小學班主任要按照教育要求,轉變德育工作的管理理念,積極尋找有效的德育工作開展方式,善于在教育實踐中對工作進行總結,創新德育工作思路,與時俱進,保障小學生德育工作的質量,提高小學生的素質水平,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麗.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33).
[2]韓玲.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特點[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3).
作者簡介:
顧艷杰,山東省德州市,山東省德州市天衢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