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飛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文章從在提問中與學生有效互動,利用多媒體創設互動情境,通過小組合作實現課堂互動,通過課堂游戲與學生互動等四個方面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闡述,以期共享。
關鍵詞 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109-01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已經在教學理念上有了很大轉變,逐漸認識到課堂教學不只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而是要與學生互動。互動式教學方法引入到高年級數學教學中,不僅是教育的進步,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性,讓教師與學生更好地溝通,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學到有用的知識,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在提問中與學生有效互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互動式教學模式體現了教師課堂教學的初衷,該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與學生互動促進師生之間的活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提問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提問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環節,盡量做到與學生有效互動。
比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內容時,教師要設計好教案,制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吃透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以及難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并且掌握長方體以及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且能夠用這兩個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預習課文之后,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問題提問學生,讓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與學生有效互動。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互動情境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與學生有效互動,改變了傳統的只依靠聽覺的教學方法,將視覺、聽覺融合為一體,對教師的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可將視頻、聲音、動畫、圖片等都納入課件制作中,為學生創設不一樣的教學情境,從而實現學生與教師的有效互動。
比如,教學“百分數”的相關知識時,學習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并且感受到百分數的意義,能夠準確地讀并且寫出百分數,同時還能夠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百分數的價值。在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展示這樣一個視頻:一瓶飲料,果汁上面標著果汁含量40%,讓學生回答每100ml有多少毫升的果汁。或者是有50ml的純果汁,倒到200毫升的飲料里,問學生這杯飲料的果汁含量是百分之多少?通過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有助于師生一起探討解決以上的問題,同時還順利引入了百分數的概念,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節課的內容,有效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通過小組合作實現課堂互動
在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助于帶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培養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那么對于教師而言也更有利于趁熱打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分組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各方面能力相當的幾個小組,每組5~6人為宜。小組長對每個小組成員負責,并且合理分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高度參與到小組合作活動中。
比如,教學“統計”一課的內容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的話題,比如讓學生統計同班同學的身高、年齡、體重、每周閱讀課外書的次數、每年旅游的次數等等,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能力。
四、通過課堂游戲與學生互動
小學生年齡小,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扼殺學生愛玩的天性,而是要充分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設置游戲與學生互動。在高年級階段,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不高,在課堂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課堂上容易分心,從而影響學習。一節課只有短短40分鐘,絕少部分的學生能夠做到全神貫注地聽教師講課,絕大部分的學生則是無法專心聽課。為此,教師要學會利用課堂游戲來組織教學,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比例”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相關知識,可以設置這樣的游戲:首先請50名學生(其中30名女學生,20名男學生)到操場排隊,男女分開。這時候就可以提問女生有多少名,男生有多少名,二者是多少比多少?由此,學生就能夠很好地理解比例的相關知識。通過這個游戲,調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開發了他們的智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值得大力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