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菲
摘 要 新課程教學標準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目標,對于切實有效推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質疑能力是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催化劑,并且也是提升綜合能力的根本,縱觀歷史中那些著名的學者,無一不對質疑具有深刻的認識。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質疑意識,才能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索,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在新課標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質疑的態度,才能夠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 語文;預習;學生質疑;處理
中圖分類號:G623.2,C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222-01
一、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多數學生還沒有擺脫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無法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相應的學習環節中。并且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過程中,都是一味灌輸教學知識,學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無法充分有效的發揮學生主動性地位,影響到了學習效果。在一味的知識灌輸過程中,將會容易導致初中學生形成一定的惰性思維,從而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以外,老師采用的教學策略較為單一,教學手段不夠靈活,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合理性的教學策略,從而容易影響到實際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愛因斯坦曾說:“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遠比讓學生學習只是更加重要,因為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然而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超越世界的一切,而且也是知識的根本所在。”所以,老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對學生進行質疑能力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進行學習。比如:老師在讓學生進行預習《鄧稼先》這篇文章的時候,本文是楊振寧教授懷念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所寫,文章對于當年原子彈研究的環境沒有直接寫出,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空白處加以想象,也為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想象空間,對學生進行啟發,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提供了重要幫助。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相較于以往單一形式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初中學語文教師通過采用豐富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能夠掌握各項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投入到相應的教學環節之中,緊緊跟隨著教師的步驟,獲取更多的知識點。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質疑。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擁有較高的興趣,將會自覺性的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并且花費自身的課余時間,對所要學習的語文課程進行提前預習。老師在讓學生對語文課文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教師需要能夠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重點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征以及學習方法,尋找到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感興趣的地方。學生愿意表現自我特長,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讓學生以擔任“一日教師”的形式,廣泛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自愿報名的順序,讓學生擔任一節課程的小講師,學生將會為了良好表現進行充分的準備,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學生在講解完自身的課堂重點內容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促進學生之間的聯動性增強。其次,教師可以廣泛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將枯燥的語文文字和語言采用豐富的方式來展現。比如:老師在讓學生預習古詩《游山西村》、《歸園田居》的時候,老師應該先讓學生對古詩的內涵進行感受,讓學生對古詩的意思進行質疑,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古詩意思。除此以外,老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詩歌朗誦的音頻作為課程導入,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詩歌內容產生質疑,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拓寬質疑的空間,培養學生質疑的思想。古語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前蘇聯學者烏申斯基也曾說過:“倘若缺乏興趣,僅僅被動學習會嚴重扼殺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明顯發現,只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才能讓他們產生學習動機,此時學習效率也是尤其的高。然而研究性學習和其他語文活動相比,更加能夠體現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此可見,在開展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學習的做好的方式就是對教材產生興趣。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讓學生對語文預習產生質疑,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進而產生探索的欲望。比如:老師在讓學生預習閱讀材料《金蟬脫殼》這篇文章的時候,通過讓學生對文章的預習,可以讓學生對蟬脫殼產生很大的質疑,讓學生產生為什么蟬可以脫殼的疑問。通過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而且還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生在預習完文章之后,老師在對學生講解為什么蟬可以“金蟬脫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迸發出創造性的思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學生懷疑的心理。
總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在于老師在要能夠充分的利用語文教材,只有這樣,才能開展更多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措施。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敢于懷疑、樂于質疑、培養學生質疑的思想,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可以進行有效的解決,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深入思索,從而讓語文學生變得更加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