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香艷
摘 要 文言文是新課程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升學考試的內容之一。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實現新課程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文言文教學效能,使學生能學得愉快,學得扎實,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學人員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激發興趣;質量效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241-01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語言生動豐富,用詞精練準確,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勝數。我認為文言文的教學應重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應善于激發、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文言文,實現有效、多項互動,從而實現文言文教學的效能性。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教學策略:
一、精心設計導語,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授文言文導入的方法很多:介紹作者、時代背景;引錄文中佳句名言;描繪情境;簡述有關故事、笑話、趣聞;制造懸念;復習舊知識;點明學習目標或是直觀導入等等,目的是讓學生對作者和文章有個大概的了解,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產生想學要學的動力。
如我在講《岳陽樓記》時,先介紹作者的生平,突出他在惡劣的政治環境里力爭強國富民,最終卻被貶流放的坎坷經歷,再引用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總結,強調作者的高尚品質和“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激起學生對作者的欽佩崇敬之情。當學生已經進入到《岳陽樓記》的情感氛圍中,再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分析講解課文,自然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誦讀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語感的重要途徑。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可使學生認知文字,理清文章脈絡,進而感知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體會作品的語言藝術,在不知不覺中把課文中的東西化而為自己的東西。例如我在教學《三峽》這課時采用配樂圖畫朗讀、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采用分角色朗讀等等。靈活多樣的朗讀活動更能夠培養學生語感,獲得對作品的形象感知,在不知不覺中掃除學生面對文言文時的畏難情緒,培養學生深入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能。
三、巧用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學生對文言文認知的障礙,從而導致學生和文言文之間總隔著一道鴻溝。因此,教師必須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形成生動活潑、主動學習文言文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優化文言文教學。例如教《三峽》時,我先播放三峽風光的視頻,再讓學生閱讀課文,對比文中三峽與畫中三峽的異同;在教《水調歌頭》時,我先播放歌曲《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諸如此類的方法,都能夠創設出濃厚的情境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優化文言文教學。
四、緊密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個性感悟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有廣闊的想象拓展空間,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積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我在教學《論語十二則》時,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學習經驗,談談閱讀體會;教完《陳太丘與友期》,要求學生結合現實社會,談談自己對于誠信的理解;再如學習《傷仲永》時,讓學生將自己與方仲永進行對比:天資如何?勤奮度怎樣?結果會如何?……無論過程如何,目標只有一個:拉近課文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當學生能夠運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去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橫在他們與文言文之間的鴻溝也就消失了,學習熱情隨之調動起來了,文言文的教學效能自然得到了提高。
五、多用激勵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文言文的歷史久遠,字義認知的障礙導致了學生面對文言文有著一種畏難情緒。因此,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在課堂學習中,為了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讓學生踴躍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學生的回答即使不太正確,也應給予激勵性評價,肯定他參與學習的積極態度;尤其對于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盡量利用難度低的題目去提問他們,提高他們答題的正確率,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這些都能引發學生更加強烈的課堂參與激情,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有效性教學目標。
六、布置適度練習,鞏固文言文教學成果
學習積累文言文知識,不僅要讀、析,更重在鞏固和拓展。因此,在平時的作業布置中,要認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實際,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分層布置練習。如翻譯句子、背誦默寫的作業是必須的,要求全部學生完成,目的是既檢查教學效果如何,又能令學生逐漸學會自行理解和通曉文言句子,以達到“古為今用、學以致用”的目的。而對于文段閱讀類的題目,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不做要求;至于賞析類的題目,則只要求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
總之,“教學有方,教無定法。”如果教師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那么,一定會實現文言文教學質量效能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艷麗.初中文言文教學之我見[J].學園,2013(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