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日鉛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需要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因而文章正是基于這一視角,以強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為目的,提出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強化邏輯思維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問題意識;邏輯思維;初中數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1.理論分析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致力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才能更好地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營造學習氛圍時,需要教師結合實際,不失時機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才能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2.實踐探究
鑒于學習氛圍營造在學生問題意識和邏輯思維培養中的重要性,筆者結合《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這一章節的知識進行舉例說明。首先,教師應分析這一知識點學習的重難點,并結合學生的學情,采取開展數學活動的方式進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問題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的自學指導。其次是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個代數式,并要求其歸納和總結中包含的運算,在學生進行深入探究的基礎上,進行新知的應用和鞏固。此時就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開展“24點”游戲,邀請一個學生上臺隨意抽取四張撲克牌,再由各小組之間競賽,看哪一組得出的結果又快又準,這樣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新知的鞏固。最后是做好回顧和反思。在整個環節中,學生始終在自主探究、游戲激趣和問題情境中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認知。尤其是在游戲中,能迅速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并針對性地予以指導,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比如,在游戲中出現了5、5、1、1四個數,要將其混合運算之后的結果變成24,很多學生往往認為無解,此時教師可以明確表示有解,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快速地發展,并進行實時的點撥,就能更好地在這一環節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化和問題意識的培養。
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問題進行精心設定,才能更好地改變傳統的思維方法,促進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和理解。比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教師一般可以結合課本的實踐,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的提煉,就能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例如,在學習“數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加強教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下列問題:所有的有理數均能在數軸上找出其準確的位置嗎?為什么有的數的原點在左邊,而有的數的原點又在右邊,它們與原點的距離是多少?從中有哪些規律?此類問題的提出,由于與學生在課本的內容緊扣,學生只要認真學習,均能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再在此基礎上將問題加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畢竟數學的學習就是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循環。而為了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更新,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就需要設置的問題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也就是盡可能地避免唯一一個標準答案。這是基于初中生自身思維較為活躍的現狀來分析的,因為學生往往能對問題提出自身的獨特見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開放式情境的創設,切實注重開放性問題的設計,促進學生思維的激發。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觀察PPT課件,并要求將自己發現的內容說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從多方面和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判斷。
由此可見,在設計開放性的問題時,主要是引導學生按照:執果索因→逆向思維→尋求答案的思路來處理。也就是在條件相同時,經常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而必須學會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開放性問題的設置,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綜上所述,問題往往是學習和研究的基本,也是啟迪學生智慧的重要手段。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實施的今天,我們應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才能更好地從傳統的被動學習轉移到主動學習上來,并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
[1]鐘春玲.初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的探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2]周秀軍.談初中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