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信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級數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將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生動形象的特點,將知識點化繁為簡、由靜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探討,以期促進數學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數學教學 信息技術 運用
如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知識、信息處于日益更新的時代,數學教學工具也由單一逐步進入聲圖共存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創設逼真、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能夠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換句話說,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圖文聲像影并茂的特點,將說不清道不明的知識點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配以悅耳動聽的音樂、言簡意賅的解說,讓難以講清楚的知識點“活”起來,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一、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多媒體計算機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機交互,這種交互方式圖文聲色并茂,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并且可以立即反饋。因此,這種交互式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絕對的主宰,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以及練習作業都是教師設計好的,而學生只是配角,只能被動參與。而在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可以充分結合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興趣,選擇所學內容的深淺,同時,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練習作業。比如,在初中數學復習課或者習題課中,教師可以制作交互式的課件,將知識復習、精選例題、鞏固練習作業都設置不同的層次,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選擇相應的層次,并且完成之后,可以上升層次。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彰顯,充分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多樣性,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保持
信息技術具有圖文聲像影等多種功能,可以給學生多種器官上的刺激,并且能同時給以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器官上的綜合刺激,這樣的方式比單一聽教師講解有效的多。另外,由于信息技術的形象性、交互性、豐富性、可控性、參與性,強化了感官刺激,有助于學生知識的保持。
(一)化無形為有形
初中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依靠黑板、簡易的工具講解抽象、邏輯性強的知識,而缺乏形象的圖形支持,也缺乏可供學生探索環境,學生只有死記硬背。比如,在傳統教學“點的軌跡”時,學生只能在教師的講解下將“軌跡”理解成為一些直線或者射線,然而缺乏對“軌跡”的想象。而運用信息技術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幾何畫板顯示“點”的動態組成直線或者射線的過程,旁邊還能顯示軌跡中“點”的條件。在這種動態有形的圖形中,學生能夠清晰地觀察,不僅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
(二)化抽象為直觀
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數學概念,也只能死記硬背概念的共性和本質特征。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就可以更加生動直觀。比如,在學習函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解析式y=x+1的每個x值對應的y值都以動畫、聲音等形式直觀地顯示出來,讓學生對函數概念理解的更加透徹。
(三)化繁瑣為簡明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對于“頻率分布”學習時,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指導學生在“70名女學生身高”數據中,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分組,并輸出每組中數據的個數;最后計算頻率,繪制出頻率分布表,畫出直方圖。這樣的方法繁瑣費時,浪費了大量的課堂寶貴時間。而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就可以將這70個數據輸入Excel,通過計算機排序,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各組中的頻數,同時,可用Excel快速地畫出柱狀圖。需注意的是,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點是講透知識的步驟和方法,而將非智力的部分交給計算機處理,這樣才能有效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可以為數學教學展示豐富的資料,通過圖片、聲音、文字、視頻等,創設出和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有助于學生探索復雜問題,從不同角度理解數學思想,從而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視野。比如,在進行探究活動鑲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美麗的鑲嵌世界,在將學生引入五彩繽紛的圖案王國的同時,設置一系列探究問題。第二,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各個小組的學生通過校園網查找和收集平面鑲嵌的圖案資料,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逐步探究出各種問題,并進行歸納,作出總結。第三,每組學生將各組的的探究成果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并給予客觀地評價。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應對每個小組的成果給予鼓勵性評價,并客觀地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進步。另外,教師還可以提供邊長相等的324邊不同顏色的正多邊形,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平面鑲嵌圖。學生可組合排列出千姿百態的圖案,非常有創意。因此,利用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書本、走出課堂、走出考試,積極參與到探究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體會到數學的真諦,使學到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充分運用到實踐之中,真切感受到數學的力量、優美。此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嚴超勝.信息技術教育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有益嘗試[J].考試周刊,2017,(73).
[2]馬昌三.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結合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7).
[3]曲歌.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有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4]趙樂.杭州市初中數學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