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新課改的貫徹與落實,小學數學教學也要更加具有創新理念與創新精神。新課改提倡,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地調動學生對學習的參與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教學成效。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化,使得小學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獲得日益廣泛的應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更加熱愛學習,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增強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與合作,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每位數學教師就要加強研究,尋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將小學合作學習模式合理地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探究,有效地培養其自主探究意識與自主探究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另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充分回歸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深入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學習中可以發揮自身的支配性作用,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加強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自主思考,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二)有助于學生合作能力與交流能力的培養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會加強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與合作,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而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共同研究討論,通過大家對共同目標的團結一致、合力奮斗,會在不知不覺中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其團結協作能力,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掌握更多數學知識的同時,有效地實現素質教育目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探討興趣
由于在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會接觸許多比較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學生極易會對這些數學知識產生厭煩與畏難心理。所以,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與指導作用,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要合理地為學生設計問題,引導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合作討論中。要確保設計問題的趣味性與合理性,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要為學生合理地設置問題情境,設計一些具有現實意義與實際價值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對這些問題展開積極的探討。教師可以將與現實生活比較緊密的話題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與植樹相關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植樹問題進行討論,并且討論后在班級中展示出最終獲得的答案,由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探討。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總結與整理。 (二)結合學習的實際狀況,明確劃分責任
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要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合理進行責任劃分,使得小組成員可以更加明確地了解自身的職責,根據分工加強學習與研究,更快更好地完成自身所擔負的任務。在實際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情、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內容對小組成員的責任進行合理劃分。要在每個學習小組中選出一位小組長,由其負責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負責將學生的見解向教師進行交流,并且及時地解決同學間的矛盾。另外,還要安排專門的記錄員對小組合作討論的內容進行及時、準確的記錄;要安排報告員將小組的見解等向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解說;要安排總結者對整個小組合作的討論與交流環節、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總結與歸納等。對于每個角色都要進行明確的分工,并且要遵循流動性的原則使得每位小組成員都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使其能力進行得到有效鍛煉。
(三)貫徹落實小組合作,加強討論成果展示
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也要積極地進行配合。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對合作討論的成果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因為通過成果的展示,教師可以更好地為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指導,并且可以找到在討論中存在的不足,進而為今后更加科學的合作學習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例如,在對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對討論互動的時間進行合理預設。并且要由學生對需要討論的問題進行全面的總結與歸納。另外,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等對討論結果進行合理的展示,這樣不但可以對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與不懈努力的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總結更多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了解優秀的學習成果,進而為其今后的合作學習積累更多的經驗,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適時進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內心比較敏感,所以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鼓勵,鼓勵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鼓勵其與其他同學進行團結互助、合作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一個贊許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此,教師不要吝嗇個人的鼓勵與贊揚,要包容學生、鼓勵學生、贊揚學生、肯定學生。要及時對學生說:“你很棒”、 “很好”、 “解題思路非常新穎”、 “思維很活躍”等。這樣就會為學生帶來極大的信心,得到巨大的鼓舞,進而使得學生更加信心滿滿,更加喜歡數學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與他人合作能力與溝通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就要積極地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在實際教學中合理運用小組學習模式。要科學設計問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要結合學情,明確劃分,每位學生的責任;要貫徹落實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地展示討論成果;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得學生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小清.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技巧[J].新課程·小學,2015,(12).
[2]丁文丹.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5,(15).
[3]馬光輝.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J].讀寫算:教研版,2015,(06).
[4]趙冬梅.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技巧[J].魅力中國,2016,(18).
(作者簡介:周傳洪,貴州省遵義市南部新區龍坑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