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法賓
摘要:體育教學歷來是我國各級教育事業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新的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體育教師逐漸發展自身的體育教學理念,在體育教學中逐漸運用“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基于此,本文是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以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 快樂體育理念 應用效果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體制得到不斷地變革,這促進了眾多新的教學方法的涌現與應用。小學體育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一項基本內容,該課程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根本目標,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腳步的到來,同樣獲得了巨大變革與發展。這使得教師在課堂中加強了對該理念的運用,在實踐中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快樂體育”理念概述
所謂的“快樂體育”理念是指將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的枯乏味的教學因素轉化為活潑有趣的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在歡樂的體育活動之中,構建起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令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都能保持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這有助于體育課堂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他們對參加有趣的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熱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促進學生養成互幫互助,互相友愛的團結意識,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體育教師在開展“快樂體育”的實踐活動時,應想方設法令體育課堂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濃郁的興趣時,他們才會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當中,進而增強體育課堂的實踐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發展。為此,體育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大綱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內容,本著“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體育活動參與度的提高,令學生能夠在“學習”與“游戲”的有機結合中,促進身心建設。
(二)有利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心素質,成長與發展便無從談起。因此,體育教育應該是一種終身教育,應該貫穿于個體生命發展的各個階段之中。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做出幾項簡單的動作,便令學生進行自由活動,課程相對來說較為枯燥、乏味,未能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嚴重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而“快樂體育”的運用,有助于促使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發展,從而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行積極鍛煉,不斷去體驗、去感受體育活動的趣味性。
(三)有利于促進體育教法的優化重組
“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利于促進體育教法的優化組合。眾所周知,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顯現需通過各方面因素的密切配合,重視過程與結果的統一。因此,將“快樂體育”融入小學體育的課堂中,有利于對過程與結果進行綜合考量,令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加以重視,從而有利于實現體育教法的優化重組,促進最終目標的實現,即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提高小學的素質教育水平。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的應用
(一)課外體育鍛煉的應用
該理念在日常的體育鍛煉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在面向學生開展課外的體育活動時,堅持的原則應為時刻以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與興趣為出發點與落腳點,不應拘泥于體育形式,應盡量滿足孩子的天性與訴求,令學生自主地對課外活動加以選擇,從而促進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教師應深入現場,對學生的活動加以指導,用以確保體育活動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其次是開展有意義的課間體操活動。教師在體育活動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課間操的訓練有利于學生加強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從各個班級的特殊情況出發,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廣播體操。此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對廣播體操的參與度,促進教學效果的增強。
再次,家庭體育活動也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在家中的活動時間較為有限,因此其進行家庭體育活動的時間也較為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促進學生進行家庭體育活動,是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在家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布置一定的體育任務,同時應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獲得家長的贊許與支持,令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進行體育運動。
(二)課堂體育氛圍的應用
教師在運用該教育理念時,應注重輕松愉快的體育氛圍的營建,正確運行方式為將“知識”與“游戲”相結合,令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不斷地在游戲中去感受、去理解體育運動的精神與意義。此舉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激發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在心態方面的建設與發展,令每一位同學都能夠以積極的心態與飽滿的精神去迎接即將到來的體育課堂。教師應該做出的舉措為促進思想的轉變,在教學時不僅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還應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的過程,促進體育教學對調動學生情感作用的增強,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活動產生情感共鳴,如傳統的長跑訓練中,教師往往令全體學生排隊圍著操場跑一圈便組織集合,無論是對教學的質量,或是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無任何意義。為此,教師應轉變教學方法,可采用分組競賽跑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跑步訓練中。其次便是對體育的社會功能與心理作用提高重視度,有利于實現體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綜合發展。
四、結語
總之,本文是對“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運用中的分析,通過分析可知,該理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意義較為廣泛,并且在課外體育鍛煉與課堂體育氛圍的應用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促進“快樂體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含嬌.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J].才智,2015,(36).
[2]王愛兵.“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分析及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0).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上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