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的穩定發展是以財會內部管理完善優化為前提。財務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更是企業其他工作的核心。因此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既存問題的剖析必須引起企業關注。本文主要就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既存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以期更好地引導企業發展,奠定企業發展的財務基礎。
關鍵詞: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問題剖析;對策探討
只有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到位,才能確保企業經營的合理性,資產的安全性及財務信息的準確性,才能為企業各項決策提供參考與指導,助力于企業效益的提升。因此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必須優化完善并執行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受市場環境、企業規模、性質等因素的影響也暴露出部分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關注,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舉措。
一、我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問題剖析
1.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未引起足夠重視
意識決定行動,思想上的重視提高制度貫徹執行力度。但是我國部分企業管理者對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缺乏有效關注意識,更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財會內部管理的關注相對薄弱。一些管理者在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只要有完善的財會管理制度就能做好企業財會管理工作,不需要內部的控制干預,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因為管理人員的不重視,執行力降低,起不到實效。因此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宣傳必須深入并普及。
2.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缺乏有效執行力
我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也普遍存在執行力低的問題。內部控制工作執行中阻力重重,內部控制實效無法保證。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機制形同擺設,缺乏明確的責任主體與實施管理細則,內部控制機制的監督約束作用無法發揮。部分企業甚至沒有將財會內部控制納入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也削弱了其執行力,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不到位,導致企業投資項目、生產經營的風險加大。
3.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科學連貫性不足
我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與執行的前提是其科學性與連貫性的保證。多數企業都建立了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機制,但是機制設置不夠合理,科學性不足。其對應的組織不完善,多數內控人員將內控工作等同于按章辦事,其關注的點依然是市場發展,內控管理相對弱化。這也導致內部控制體系的混亂。多數企業的財會內部控制機制屬于救補性質,出現問題才去解決,成本高,效果差。在約束管理上其更側重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內控管理不到位。
4.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處理方式較落后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財會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趨向也越來越明顯,客觀上推動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處理方式的革新。但是多數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方式陳舊落后,企業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企業財會進行會計核算與財務對賬時,依然沿襲傳統的人工操作,耗時耗力,效率低,準確性不高。人文因素、主觀情緒等都有可能導致財會信息的失真,影響財會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必須關注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處理方式的革新,提升效率,保證信息的真實準確。
5.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監督
我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貫徹執行必須以考核與監督機制為保障。但是我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普遍缺乏監督與考核的管理約束。部分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責任不到位,責任主體不明確,無法貫徹落實到單一個體,責任考察機制亟需健全與完善。企業在財會人員招聘時,過于重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內部控制可信度不高。我國雖然在財務監督管理方面建立了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企業監管體制,但是局限于企業外部的監督管理,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監督不足。監督管理中也常常出現監督管理人員責任不強,素質不高的情況,使得監督管理形同虛設,外部監督乏力導致內部管理的放縱,也限制了企業內部的審計機構監督的發力,從整體上看,企業財會內部監督不到位。
二、強化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有效舉措
1.強化現代管理理念,提升內部控制意識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要想到位,企業必須自上而下加強宣傳教育,提升企業內部人員的財會內部控制意識,強化現代管理理念,讓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讓管理者意識到財會內部控制對企業生產經營與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企業管理者必須起到帶頭作用,采取行動,重視財會內部控制。企業定期開展現代管理理念的學習,企業管理者充分認識到財會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意識到現代管理理念對企業發展的助推作用。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取責任主體或者內控工作人員進行內控技術講解,內控宣傳調研及各種專題講座,設置相應的考核管理機制,為企業的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優化奠定思想基礎。當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引起關注,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得到有力支持,助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2.明確內控責任主體,提高內控的執行力
企業財會的內部控制體系本質上應在企業管理體系之上,為企業各項管理決策提供指導與參考,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管理成果的映照。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的執行能力。一方面企業財會的內部控制設立單獨部門,賦予明確的權利,內部控制體系與企業管理體系互為參考,并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強內控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內控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其道德感和責任感,進一步明確內控的責任主體,從而使得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工作更順利。
3.建立合理財會制度,落實預算審批制度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要想取得實效必須目標明確,制度建設到位。因此必須建立合理有效的財會制度。以我國現行的《會計法》為指導,根據國家規定建立本企業的財會制度,進一步明確我國會計事務的各種處理方法,優化辦事流程,引入會計上崗責任制度,實現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有章可循。重點要做好內部預算與審批制度的貫徹落實。這是因為企業的財務預算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預算審批必須重點關注。企業進行財務預算時必須確保預算目標的明確,針對企業財務預算進行準確性與可行性方面的科學評估,只有確保企業的財務預算是有效可行的,再進入下一環節的審批中。貫徹落實企業內部預算與審批制度,可以保證企業的資金安全,利用率高,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
4.加強控制信息建設,優化內控處理方式
信息時代下必須提升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走信息建設之路。企業在進行財會內部控制時,必須為各部門搭建完整的信息化交流平臺,企業各個部門之間能夠進行數據的傳輸與共享,提高信息傳播速度。借助信息化交流平臺,提升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透明性,對企業的財務計算和對賬工作進行監督,降低人為干擾,避免主觀因素的不利影響,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最大限度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
5.優化外部監督環境,強化內部控制管理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持續發力必須要確保外部監督環境的優化和內部監督控制的到位。監督是做好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企業內部要設立內部審計和評價部門,及時對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通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修正。繼續接受外部的監督,社會及國家通過外部監督環境的優化,做好企業外部監督。監督管理部門必須公正執法,實現其監督職能價值的發揮,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制度進行檢查,避免企業財會內部管理機制“空有其表”的問題。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結合,提升企業財會內部控制效果。
三、結束語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對企業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因此必須重視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問題。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樹立關注意識,工作人員必須樹立責任意識。通過財會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完善,通過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執行力的提升,通過企業財會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加強內外監督,多管齊下,多方努力,實現我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結果的優化,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財務管控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芳.淺談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納稅,2017(04):34.
[2]付一蘭.淺談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政監督,2014(29):60-62.
[3]馮兆國.關于商貿企業財會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2):191-192.
[4]鄭孝松.論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與提高企業財會信息質量[J].中國市場,2014(14):59-60.
[5]郁仲平.小企業財會人員要認真學習《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J].新會計,2011(01):43-44.
作者簡介:田海蓉(1978.01- ),女,河北孟村縣人,大學本科,黃驊市黃驊鎮人民政府農經站,研究方向:財務、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