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庭
摘 要?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章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性質的定位充分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講,能夠幫助他們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獲得知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那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本文將從激發興趣,主動閱讀;形式多樣,細讀慢品;巧設問題,感悟文本;聯系生活,喚醒情感幾個方面談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063-01
一、激發興趣,主動閱讀
興趣是一種積極而活躍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種積極的認知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以興趣為先導,要加強教學環節的設計,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與強烈的閱讀動機,這樣學生才能充分調動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才能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的見解。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入故事、游戲、多媒體等,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如在教學《雷雨》一課時,我就為學生創設下雨打雷的真實情景,通過兒歌《夏天的雷雨》導入,讓學生真實的感受雷雨天氣,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又如,我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以乘上旅游快車去葡萄溝為主線,讓學生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新疆葡萄溝,去品嘗新疆的葡萄,讓學生有讀課文的興趣。
二、形式多樣,細讀慢品
這也就是讓學生多讀、讀好,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讀,指導學生多層次、多形式朗讀,讓學生讀書練兵,讓學生讀出感情。因此,教師應精心選擇讀的形式和方式,如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引讀、對讀等。教師應根據讀的內容和時機,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使學生讀中品味,并始終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讀書狀態。
例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我作了如下設計:
A.自讀。學生各自初讀課文,引導學生針對課本預習的要求,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B.輪讀。在檢查預習情況時,指定不同程度的學生,按自然段順序讀。
C.試讀。讓學生各自練習有感情朗讀,琢磨語氣、語調、語速。
D.議讀。邊讀邊議,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并結合實際號召學生保護環境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E.比讀。抓住關聯詞語,讓學生比較著讀,如采取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讀,讀后評議。
F.聽讀。學生通過對比讀、試讀后,究竟怎樣讀才好,再放錄音聽讀。
三、巧設問題,感悟文本
(一)以一個主問題貫穿課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適時運用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以一個主要問題貫穿課文,有助于幫助學生朗讀課文,深入文中去感悟。如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我主要圍繞“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這個問題展開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到依據,充分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抓住課題題眼提問。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新穎有效的課堂導入更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課堂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抓住課題,直接有效的提問更能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如,我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小鹿的玫瑰花》等這些課文時,就可以通過老師設問,學生質疑的方式展開教學。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帶著你的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三)抓住關鍵字詞提問,品味文本。于永正老師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里?語文教學的味道在哪里?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讀里。”詞語的學習和理解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低段語文更要逐漸培養學生理解關鍵詞語、難懂詞語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惜時間讓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深入地理解。如我在教學《雷雨》一課時,為了充分讓學生理解“垂下來”一詞,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此時蜘蛛害怕、著急的心情。在賞析雨后景物“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時,我提問“彩虹是怎樣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理解五顏六色的彩虹掛在天空的美景,“掛”字更能體現彩虹的美。在賞析雨后景物“蜘蛛又坐在網上”時,我提問“這時候的蜘蛛又坐在網上干什么呢?”讓學生理解“坐”字,表現出雨后蜘蛛的愉悅和悠閑。
四、聯系生活,喚醒情感
語文學科與現實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簡單堆砌,在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著作者真摯的情感,凝聚著作者的智慧與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對生活的再加工與再創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實寫照。要想達到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就需要教師喚醒學生對生活的回憶。讓學生將學習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為中心,同時又超越文本,透過文字表面,達到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從而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色彩的見解與看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多媒體、圖片等設施再現教學,并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來搭建起通往語文殿堂的橋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展開主動思考與積極思維,真正達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
總之,要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教師要不斷地思考、學習、實踐、總結,這樣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只有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才是高效的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