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倫
摘要:初中化學課的實驗性極強,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是搞好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伴隨著新課改前進的步伐,化學課堂中的創新實驗教學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實驗教學。如何有效地在課堂中開展創新實驗教學并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將成為化學教師必須探究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實驗設計;教學應用
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因而,以探究思想為指導的實驗教學已經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實驗形式,盡可能創造條件多開展課堂內的、體現學生自主性的實驗探究活動。
一、化學教學中創新實驗教學摸式的提出
教材設計實驗的目的都是在一個完整的實驗框架范圍內教給學生實驗的結論而已,實驗的結論或多或少都在教材設計者的掌控之中,學生只是按照教材設計者的思路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素養很少表現出來。這樣,在以往教學中,學生不能完全真正地理解知識的本質,只是暫時性理解剛剛獲取新的知識,而且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主動探究和創新意識也很難被激發出來。再加上化學教材對于新知識點的組織和展現不夠,不足以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討、發掘新知識本身所蘊含的重要意義。相反,創新實驗教學的前提是以學生主導為基礎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實驗的主人,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再輔助教師的實驗指導,親自動手探究實驗,以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通過整個創新實驗教學,學生不但能體驗動手、掌握知識的樂趣,還不知不覺順應人們的認知規律,熟記和理解知識的本身價值。所以創新實驗教學的提出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積極性,還可以規避單純熟識知識本身的局限性,使學生掌握豐富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創新實驗教學的亮點就在于突破原來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聽”的死板模式,創設全新的更大發揮學生自身價值的實驗教學,采用新的“分析提出問題——依據問題作出假設——創新探究實驗——得出實驗結論”的新模式,目的是強調學生體驗獲得新知識、探究新知識的過程,實現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素養。
二、創新實驗教學模式需要創設新的實驗問題情景
教師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教學條件,從課本重點知識出發,為學生設計出多樣的實驗活動,引導學生創新設計活動情景,使同學在困惑于新的實驗活動中發現問題,進而激發解決問題的潛能。例如,在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一節課時,我先讓學生在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時就直接塞上橡皮塞加熱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這時,水槽中的水變成了紅色。針對這一現象,學生會產生疑惑——水槽中的水為什么會變成紅色呢?學生馬上聯想到這可能與有少量高錳酸鉀粉末溶于水有關,從而主動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因此,在這種創新的實驗問題情境中,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在潛移默化中被慢慢激發,從而形成濃厚的創新實驗的興趣。
三、如何組織學生有效進行試驗是創新實驗教學的中心環節
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別情況出發,將學生分成小組,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間合作交流和探討學習,讓學生通過互相學習和探究實驗真正掌握新知識和獲取學習技能。這一環節包括以下幾步:一是給出假設(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對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可能的設想,即做出假設,預測可能的結果);二是制定創新實驗探究方案(讓學生利用教師提供在實驗桌面上的儀器設計一個可操作性的實驗方案);三是檢驗假設(讓學生依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現象來獲得事實和結論)。以上環節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的。這時,學生就猶如一個小科學家。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組織引導學生,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氫氣化學性質——可燃性”時,當學生提出“為什么點燃氫氣之前要檢驗純度的問題”時,我馬上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實際生活中的資料:節日慶典時氫氣球爆炸傷人的圖片和視頻。這樣稍加點撥,學生就作出了“點燃氫氣之前如果不檢驗純度可能會發生爆炸”的假設。接下來,我讓學生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將少量的氫氣裝入一個小塑料袋中,同時再用注射器推入空氣,用坩堝鉗夾住塑料袋在酒精燈上點燃,然后觀察現象。在這個創新實驗的啟示下,學生的思維一下子開闊起來。他們四人為一小組,在各組獨立演示的基礎上經過實驗討論確定了“如果不檢驗純度可能會發生爆炸”的結論。這個創新實驗為學生提供了無窮的想象空間、創造空間和實驗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實驗探究教學的建議
轉變觀念,精心設計教學案例。“實驗探究”作為一種最常見的探究活動,不是追求“做實驗”這種外在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照方抓藥”式的實驗技能訓練,而是讓學生時時處處進行著探索性的思考。把原先我們習慣于直接呈現給學生的知識、或包辦代替學生去總結的規律、方法,通過探究方式的引導,讓學生能自己發現、感悟出來,讓學生感到學習知識、規律、方法好像都是“通過自己的實踐而獲得或感悟出來的”。因此,教師要善于轉變觀念,為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案例組織教學。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學習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探究為主的多種教學方式,組織、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主動發展。努力創設真實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情景素材,在教學中創設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發現問題,展開討論,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案。
總之,初中化學創新實驗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學生的創新探索和教師的有效指導之間的關系如何把握是關鍵。在整個創新實驗教學模式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但不等于放縱學生任意而為之,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的創新點并加以科學指導。每一次的教學實驗,教師都需要認真設計準備,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入實驗,使學生找到感覺,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創新探究與獲得能力的雙重豐收。
參考文獻:
[1] 李勝獻.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陜西教育.2011,12
[2] 韋鴻津.優化科學實驗教學設計,提高初中科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