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
摘要:傳統文化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瑰寶,在語文教學中的融合和滲透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民族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文章簡單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途徑,以期初中語文教學在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語文作為現代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伴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語文教學中也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合與滲透。在近年來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不但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利于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展,語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弘揚、傳承和發展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然而,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還不理想,亟需尋求有效的策略加強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完美融合,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而言,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還相對有限,不能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學習,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是不盡如人意。初中學生普遍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不深,在對傳統文化缺少細致認真學習的同時對其的積淀自然也相對比較淺顯。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力量,指導和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所具有的豐富內涵、體驗其無限魅力,并在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促進優秀文化思想的傳播,在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的同時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仍然在教學中被沿用、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等等,在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傳統文化教學的理解和認識還比較淺顯,一味的進行照本宣科的沒有側重點、沒有章法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這種“講經”式的課堂教學自然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昏昏欲睡的現象在課堂教學中屢見不鮮,也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長此以往,學生僅有的一點興趣也會逐漸變淡。另外,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傳統和單一也對學生傳統文化的學習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夠深入。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傳統文化教學價值觀
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完成。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滲透,這樣不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伴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要積極的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在新的教育形勢下也要積極的轉念教學觀念,堅持“文化融入和滲透”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文化教學觀,以促進傳統文化和初中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其即將到來的高中學習和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所以,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豐富和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文化巧妙的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去,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當前互聯網信息時代下,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去,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內容用圖文、視頻等進行展現,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的實效性,進而促進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合和滲透。
(三)提升教師傳統文化修養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所以,提升教師傳統文化修養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必要條件和必然路徑。作為學校來說,可以定期開展和組織傳統文化相關的培訓活動,使教師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和認識,拓寬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學校也可以邀請專家和學者到校舉辦傳統文化相關的講座,在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的同時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另外,通過講座也可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升積極性。作為教師自身而言,要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不但要積極鉆研我國的古典文學,也要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深刻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同時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在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促進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使其適應不斷改革和創新中的語文教學的要求,以促進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也為傳統文化在新時期、新的社會形勢下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總之,不管是從學校方面來說,還是教師自身而言都要注重其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在提升傳統文化修養的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進而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進行良好的融合、深度的滲透,在充分展示其自身無限魅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結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重要時期,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要積累知識為即將進入的高中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對于初中教學而言,一個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具體實施者,在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中發揮著主導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知識和傳統文化修養的提高,只有這樣在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同時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開展行之有效的傳統文化教學。
參考文獻:
[1]段澤運.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學語文,2016(3):29-31
[2]史艷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33-134
[3]于春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