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翔
摘要: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合理進行拓展訓練的引入與組織,不僅是提升高校武術課程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實現教學創新,提升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本文首先從拓展訓練引入高校武術課程教學中的意義出發,基于教學實際,對如何進行有效的武術拓展訓練實踐策略進行了相應探討,希望為實現高校武術課程教學效率提升發揮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校;武術課程;拓展訓練;實踐
在高校體育課程中,武術課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體育課程,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授課方式過于傳統以及學生本身專業素養不足,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影響,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拓展訓練教學法是興起于二戰后的新型教學方式,其教學過程具有極大的創新性,通過選擇特定環境進行特定的訓練項目,使參與者在這一體驗過程中獲得實踐與檢測,獲得自我改變,實現最終訓練目的。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引入這一新式的教學方式,將使武術教學更趨向于實踐過程,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高校武術課程中引入拓展訓練的意義
(一)優化教學模式
在高校武術課程中進行拓展訓練的引入,對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首先改變了單一的武術授課方式,使武術課程形式更加多樣化,為學科的創新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豐富多樣的拓展訓練教學內容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與趣味性,通過對拓展訓練的有效融入,將使武術課程趣味性以及知識拓展性得到強化,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使武術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拓展訓練的合理應用,優化武術課程教學內容,對于教學內容也有更全面與合理的掌握,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發揮,教師對于課堂掌握更加到位。
(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拓展訓練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特點,在高校武術課程中的合理應用,將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得到提升,其中包括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等等。通過在武術課程中進行特定的心理培養任務訓練,可以激發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通過團隊合作完成拓展訓練以及自主探究訓練過程,使學生獲得團隊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培養,在訓練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身實踐的過程,使學生思維意識與實踐操作有效結合。總之,不同訓練項目的合理設計與應用,將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學習結果,獲得不同方面的學習優化,使學生在武術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高校武術課程引入拓展訓練的實踐策略
(一)科學制定訓練方案
在高校武術課程進行拓展訓練的融入,首先要對兩者之間的結合點進行挖掘,通過對協調統一問題進行整體規劃后,制訂出符合不同教學階段的訓練目標與具體方案。首先,拓展訓練的融入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學生全面發展將武術教學與拓展訓練進行有效結合。其次,要結合武術課程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拓展訓練項目選擇,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最后,要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原則,選擇性的進行拓展訓練形式安排。并通過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實現,促進高校武術課程的整體發展。
(二)合理進行拓展訓練項目選擇
針對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以及就業特點,在高校武術體育教學中要遵循貼近學生、貼近專業的原則進行武術教學項目選擇。例如對于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武術教學時,教師可以重點強調進行南拳、武術散打方面的知識教學,如南拳的虎爪需要掌指彎曲,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手指靈活性,此外,馬步、半馬步等都能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腿部力量鍛煉。拓展訓練在武術課程中的應用也要基于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發展進行課程制定,如通過開展“兩人三足”的拓展訓練,優化學生南拳動作的專項素質,通過“三人角力”的拓展訓練項目,幫助學生進行南拳的評價與專項素質訓練。除此之外,通過拓展訓練過程中的溝通與解決問題過程,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三)有針對性的進行拓展訓練內容設計
在高校武術課程開展過程中,針對不同性別以及運動技能掌握程度不同、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群體,在進行拓展訓練時要有針對性的、多層次、多方位的進行拓展訓練內容引入。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實際情況,以合理的拓展訓練內容安排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如男性學生,主要開展針對體能、毅力等方面的拓展訓練內容,而女性學生則重點開展柔韌性與協調性的拓展訓練內容,讓不同技術與水平學生都在武術課程中獲得學習與鍛煉。
(四)注重安全問題
武術教學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拓展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將使武術課程的安全風險大大提高,因此,在高校武術課程中進行拓展訓練的引入,務必要對安全問題進行高度重視。通過加大對拓展訓練設施投入檢查力度,為拓展訓練開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證。除此之外,在開放的拓展訓練環境以及豐富多樣的拓展訓練內容下,教育工作者要對訓練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預判,并加強安全培訓與安全教育,做好必要的熱身與安全防護工作,配合健全的安全保障體系,為武術課拓展訓練的安全開展保駕護航。
(五)關注團隊訓練
團隊合作意識培養是高校武術拓展訓練開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武術拓展訓練的團隊實施工過程中,要基于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習自主性,進行拓展訓練內容設計。例如在進行健身氣功七段錦的課程中,教師基于學習自主性培養,將枯燥教學招式轉變為生動活潑的拓展訓練內容。其次,在武術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多樣化的合作交流活動,在健身氣功教學時,設計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訓練活動,通過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表演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熱情。除此之外,在健身氣功學習時,教師要對一些基本的招式進行具體的動作講解,雙腿放松微曲、腳掌側躺成外八字形等,在健身氣功動作學習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集體合作表演,還可以結合尋寶、江湖大賽等拓展訓練活動,將簡單的武術教學內容以豐富的拓展訓練方式進行展示,使學生獲得團隊意識與武術能力的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武術教學改革要關注高校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適應現代武術實踐發展現狀,及時更新觀念,優化教學方式。通過合理的拓展訓練方法引入,豐富武術教學內容,優化學生綜合素質,相信通過對武術課程中拓展訓練實踐的整體優化設計,不斷推動兩者之間有的互動與結合,將使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更好推動高校武術課程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保占.近十年來學校武術課程教學模式研究現狀的梳理與反思[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8,35(02):86-90
[2]孫夢陽. 中等職業學校武術選修課引用拓展訓練教學模式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
[3]劉志勇.論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對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實驗研究[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2,33(0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