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雙奇
【摘要】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在生活中作文”、“在情趣中作文”、“在做人中作文”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作文教學體驗生活,讓作文教學的內容從學校、家庭向社會、自然延伸,要寫生活內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讓生活走進作文教學的課堂,讓作文教學充滿時代的氣息和活力。
【關鍵詞】作文教學 生活化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45-02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作文教學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重點,而且是最具成效的改革內容之一,針對學生習作出現的說“假話”、“空話”、“大話”、“套話”的作文教學現狀,結合 “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對作文教學進行生活化,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趣話”、“情話”,讓學生更多地對生活進行原汁原味的再品嘗。
一、生活化作文要以生活教育理論來指導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小學語文教師的首選策略是通過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來提高教育教學的自覺性,通過生活作文的研究來豐富生活教育理論的內容。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才是深入的實踐,沒有生活教育理論來指導的生活作文實踐是難以奏效的。
二、生活化作文要確立作文教學的生活本源觀
學生作文的本源是來自生活。“生活本源”,是指學生的作文來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周圍的世界,認識生活,熱愛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就是讓學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時間及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學校、家庭、社會、自然生活中養成時時學語文、處處用語文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 的習作興趣和水平。
三、生活化作文要追求多種形式的表達方式
1.“循環日記”,人人參與。日記是作文的輔助形式,“循環日記”是作文的補充和延伸。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明確組長和組員,排列好先后順序。每組同學合用一本日記本,依次輪流寫作。每天輪一個人,寫什么內容,什么體裁都由自己決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寫的同學要先當讀者,認真閱讀自己前一位同學的日記,并寫上“評語”。然后,再做作者,也寫一篇日記做交流。這樣,每天都有若干個同學同時習作。一輪回,一評比,評出班內這一輪的“最佳習作小組”、“最佳作者”、“最佳讀者”。評比的重點是感情是否真摯和語言是否順暢。 “循環日記”可以把讀和寫、寫和評、寫作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2.繪畫自然,描述生活。手畫、眼觀、嘴說,可調動各種感官,有利于語言表達。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以豐富生活,積累情感;多思考,以獲取靈感,提高認識;多練筆,以表達意愿,鞏固技法。多引導低年級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或者要他們走到社會上去,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再用筆把他們記錄下來。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能寫一句,就寫一句;能寫幾句,就寫幾句。對寫的內容再配一幅漂亮的畫。寫得好,畫得好,及時鼓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作文!
3.捕捉時機,即興寫作。抓住點滴靈感,嘗試激情寫作。在生活中,永遠會有新奇的事物使學生思維的火花不斷閃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點滴靈感,嘗試激情寫作。每位學生自備課外練筆本,教師提倡學生自由表達,不規定內容,不規定題目,自由寫作,個性表達,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學生們能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準則,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姿的自然生活。
4.利用電教,視聽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支持音頻、視頻、圖像等媒體信息,將文字、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有機結合,以圖文并茂、聲形輝映的完整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還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學生打開記憶的倉庫。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大量閱讀,進而提高作文水平。
四、生活化作文要加強寫作指導
作前指導是學生習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言儲存,完成見聞、思想、情感等信息的輸出。作前指導一是夯實表達基本功,用扎實的訓練提高寫作技巧;二是要打開學生思路,調動生活積累,以激發動機,提高興趣,促進生活作文的良性循環。此外,還要重視寫中指導,除了傳統的課堂巡視、個別指導外,可以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可以采用“現說現錄”“現評現改”的“現場教學”新方式。
五、生活化作文要重視習作講評
作后評講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礎上進行的,作文評講必須體現發展性,通過評講發展學生的認識和表達生活的能力。通過評講,解決本次作文的普遍問題,提高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師可以先示范評改, 然后集體嘗試修改,再由每位學生作自我評改,讓學生們逐步養成“推敲”的作文習慣。
六、生活化作文要采用多種批改方法
生活化作文堅持“學生是作文批改的主人”的觀點,創新批改方法,切實提高作文批改的效能,變教師埋頭苦批為學生互批互改,變書面集中批改為分散輪流批改,變統一要求批改為分層批改。同時,我們鼓勵每個學生閱讀批改,小組討論批改。
七、生活化作文要爭取家長的配合
教師應該多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多給予孩子參與家庭生活活動的機會,多帶孩子外出活動,公園、工廠、鄉村、田野……教師甚至可以把此項活動作為回家作業布置給學生及家長,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到社會、自然中去,感知現實生活,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這樣,我們的生活化作文才會走到一條光明大道上來。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樹立“在生活中作文”、“在情趣中作文”、“在做人中作文”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作文教學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追求真諦。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索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74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