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讓語文教學插上信息的翅膀,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的特殊功效,可以在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學生創設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提供學生充分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機會,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優化課堂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23-02
語文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優質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實現,依賴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發揮信息技術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讓內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種嶄新的支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構建新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探索一條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新路子。
一、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創新點
1.創設意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精美的flash課件能夠創設意境,調動起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激蕩起學生心底的漣漪,使學生順利走進文本,充分挖掘文本內涵,促進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碰撞、交流。因此,在語文學科的授課中巧妙地使用多媒體課件,學生就能輕松愉快地聽老師配樂朗誦,或自己帶著生動的表情和情感朗讀課文,可以產生有意或無意的認識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不知不覺地記憶所學的內容。
《桂林山水》、《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等都是千古傳誦的美文,婉轉流暢,抑揚頓挫,語言凝練,富于音樂美。我們在授課中都配樂朗誦,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美的享受,而且能引領學生入情入境,調動起學生的想象與聯想,進入作者描繪的優美意境中,促進學生積極地感悟、思辯、探究。讓他們感受音樂、圖形和語言文字相結合帶來的美,深刻理解文本內容,收到了滿意教學效果。
2.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信息技術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圖像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不足進行形象化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易體會到事物的本質。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信息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我們知道,主體參與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體參與的幫助者、推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覺得運用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的人機交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建立起學習者和認知材料之間的直接聯系,是開展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它的優勢在于能夠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滿足不同學生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的需要,推動學生智力和思維的發展。
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與計算機之間的相互對話完成的。學生獲取知識,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識重點的展開和重難點的化解以及知識的鞏固應用,都需要親自動手操作。這種方式符合兒童喜歡的自主參與、探索、創新的心理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
總之,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證明,有助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莫要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現象。
在教學中卻存在著“課件滿堂飛”現象,一屏屏的課件如同一簇簇“亂花”迷住了學生的眼睛,致使學生無所適從,而且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件的制作和使用務必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為宗旨。
2.莫要過分呈現重媒體、輕教師的不良現象。
過分依賴媒體技術。僵化地使用現代化媒體,輕視教師在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甚至教師成為現代媒體課件的播放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課件成了簡單的電子講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務必使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凸顯出來。
3.任何一種教學手段本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白天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教室環境較暗,學生做課堂筆記記錄困難;課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吃力;若教師教學組織不當,學生會感覺單調、視覺疲勞等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務必牢記媒體教學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環境下的好課堂教學,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貢獻不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同時它還是教師生命力的載體和再現,它凝聚著教師對教學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閃爍著教師的教學智慧和創造精神。可見,讓語文教學插上信息的翅膀,使課堂煥發生命活力,這是教師和學生永恒的追求。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75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