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對藝術類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的設置做出一個新的審視,是對其專業發展非常有利的手段,同時也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對藝術類高校舞蹈專業開設音樂課程的必要性以及課程設置的現狀進行分析,從而對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的設置做出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舞蹈專業 音樂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204-02
一、藝術類高校舞蹈專業開設音樂課程的必要性
藝術類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不論從專業角度還是自身發展來看,系統的學習音樂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舞蹈的學習是一個多種知識積累的過程,不只是單純的“跳舞”那么簡單。其中音樂的學習尤為重要。舞蹈專業學生從接觸舞蹈開始就沒有離開過音樂的陪伴,而他們并不是開始學習舞蹈就學習音樂,對音樂的感知明顯落后。大多數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只停留在聽覺上。因為沒有過多的音樂理論支撐導致其無法對音樂有更進一步的分析,無法通過音樂來提升對舞蹈作品的感受。舞蹈專業的學生在基訓課中需要學會聽鋼琴老師的音樂。在民間課上需要根據民族音樂來學習各民族組合的動律。在編導課上,要為舞蹈選擇恰當的音樂或依據音樂的節奏特點、風格流派、民族背景等來編配出適合的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專業基礎課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音樂素養來支撐。因此針對舞蹈專業的學生開設基礎樂理、視唱練耳、舞蹈音樂欣賞,對舞蹈教育類的學生加開聲樂、鋼琴等課程,是非常有必要和迫切需要的。
二、藝術類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
1.舞蹈專業音樂課程的內容設置不合理
舞蹈專業的學生對于理論課教學是比較排斥的。《基礎樂理》課就是其中一門。長時間的教學下來,教學的效果并也不如預期的那么好,知識的延續性也沒有體現出來。
首先,教材的問題。舞蹈專業的《基礎樂理》課教材都是在沿用音樂專業的樂理教材。教師只是在難易程度上做出把控,并沒有有針對性的,從舞蹈專業學生的特點出發,在教學內容上做出創新和改變。其次,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雖然說《基礎樂理》是必修課,但在舞蹈專業學生內心是不重視這門課的,這也導致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也失去興趣,教學方法簡單粗糙。學生不愛學,老師沒興趣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2.舞蹈專業的音樂教學缺少課堂運用
我們現在的音樂課程與舞蹈課程基本是脫節的,理論沒有在實踐中得到體現,這個也是學生不愛學的原因。很多學生認為,對于音樂只要會聽到重拍就可以,只把音樂感知停留在聽覺上。這也就造成很多學生沒有樂感和舞感的問題所在。
三、藝術類高校舞蹈專業音樂課程設置的合理化建議
1.課程設置的優化
北京舞蹈學院的音樂教研室主任李莘老師,在其《試論音樂課程序列對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意義》一文中提出的“音樂課程序列”,這一概念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一個對音樂課程設置合理化的思路。這個課程序列的設置依次為: 樂理—→音樂作品賞析—→舞蹈音樂曲式分析—→音樂剪輯制作。
《基礎樂理》這門課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沒有樂理課的理論支撐,學習后面的音樂課程都是不可能。《音樂作品賞析》課是給學生提供一個了解音樂更全面更廣闊的的平臺,是藝術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這兩門課是舞蹈專業音樂課程設置中較為重要的兩門課。而《舞蹈音樂曲式分析》和《音樂剪輯制作》我認為太過于專業化,沒有必要單獨提出來教學,完全可以在音樂賞析課中一并完成。同時還應該在舞蹈專業上對音樂課程的設置有所區別。
2.教學內容的更新
在基礎樂理課堂上,應該要進行較大的改變。把樂理知識的內容比重在整個課堂上減少了,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把實用性放在首位。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加入簡單的視唱練耳部分,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實踐到實際上。其次加入了音樂欣賞和歌曲演唱,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豐富了課堂內容的同時又改變了學生對理論課刻板的印象。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不僅可以選用優秀舞劇音樂,還可以加入民族音樂和地方戲曲的講解和演唱,把民間舞課結合起來,讓音樂運用到專業課當中。另外在鋼琴教學中要注重增加簡單歌曲伴奏和即興伴奏常識的教學。對于在音樂方面有特長的舞蹈學生,我們應有意識的對其進行引導和培養。鼓勵其在完成好自己專業的同時能把自己的特長也發揮出來,為我所用。不僅可以凸顯專業特色,還可以對學生今后的就業帶來更多的機遇。
3.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法的創新首先就要創新教材。長期的實踐教學已經表明沿用和照搬音樂專業的教材是不可行的。我們必須要有一套適合舞蹈自己專業特點的教材。把音樂課堂和舞蹈課堂有機的結合起來,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音樂課程的重視。要對學生加強音樂藝術教育,使其全面認識音樂與舞蹈教學充分結合的重要性。合理制定教學內容、考試內容和評價標準,針對學生學習心理,努力拓展教學內容,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在教學中要在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更深層次學習音樂,了解音樂以外更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作為一名在舞蹈系工作的的音樂教師,必須要把自己的教學定位找準確.音樂教學并不只是以一個輔助的手段出現的課堂中,而是在用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音樂感受、音樂素養等綜合性的音樂教學。所以在倆個交叉專業間進行教學工作,即是機遇也是挑戰。兩個專業的融合必然在教學方面會迸發出新的火花,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在科研方面的機遇,比如編寫適用于舞蹈專業的音樂系列教材。
對于舞蹈專業音樂課程的設置與思考,其最終目是對舞蹈專業可持續性發展和舞蹈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發展做出規劃。也是國家在藝術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教育教學實踐改革一個勢在必行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李莘.試論音樂課程序列對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意義[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
[2]李罡.高校舞蹈專業有效教學研究[J].金田,2013.
作者簡介:茹婷(1982-),女 ,漢族, 碩士學位, 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舞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