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彬
摘 要:教學設計是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對明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科知識積累,提高其學習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尚存在許多問題,針對性與指導性不強,不利于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學效果不佳;故當前環境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遵循新課程標準,依據教學內容,積極思考和探索新型的教學設計策略,以增強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有效性。本文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了其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性
數學課程相對于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對于小學生而言也要分為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進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行動能力,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根據每個課題的不同來轉變教學方式,能夠針對不同的問題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同時也要不斷促進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就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主性。
1有效性探索的背景研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化,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學有效性”作為學校教學的最終追求目標,在數學教學建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早在20世紀初,就有教育學者對構建高效的教育課堂做出了詳細的界定和闡述,他們認為教師與學生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原因。隨著課堂機制的逐漸成熟,教學的有效性開始側重于教學的整體目標實現,教師的完整課堂表現,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整體發展導向。
2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對策
2.1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興趣
新課程改革提倡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那么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通過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出學生內心的好奇心,使其在新穎而有趣的課堂氛圍中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2.2充分展現數學的開放性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往往覺數學封閉嚴謹,答案唯一,其實數學還可以是開放性的,從多角度思考的。
例如,媽媽去商店買水杯,水杯的價格有4元一只與6元一只兩種。她付給售貨員40元錢,售貨員找回了4元。請指出媽媽買水杯的所有可能性。
解:買一種杯子:(40-4)÷4=9(只)或(40-4)÷6=6(只);買兩種杯子:6元的買2只、4元的買6只或6元的買4只、4元的買3只。
題目有多種可能性,答案是開放性的,有很多種情況。
又例如,民生小學原計劃買6個籃球,每個36元,從買籃球的錢中先拿出72元買足球,剩下的錢還夠買幾個籃球?
分析:可以用計劃的錢數減去預支的錢數,就是剩下的錢數,再除以籃球單價,得到還可以買的籃球個數。
解法1:(36×6-72)÷36=144÷36=4(個)
答:剩下的錢還可以買4個籃球。
分析:可以用預支的錢數除以籃球單價,得到預支錢數可以買的籃球數,再用計劃買的籃球數減去這個得數,得到還可以買的籃球數。
解法2:6-72÷36=6-2=4(個)
答:剩下的錢還可以買4個籃球。
分析:可以設剩下的錢可以買的籃球數為x個,然后根據剩下錢數作為等量,列出方程,求出還可以買的籃球數。
解法3:設剩下的錢還可以買x個籃球。
36x+72=36×6
36x=144
x=4
答:剩下的錢還可以買4個籃球。
2.3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加強針對性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會對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有提高的作用,小學生都是十歲或十幾歲的孩子,他們都有好玩的天性,如果老師在數學授課時,只是機械式的授課,“一言堂”式的知識灌輸,其教學的效果不會很好,學生們會對數學的學習出現抵觸情緒。改變小學數學授課方式,讓教學方式多樣化,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聽講前,以分組的形式進行一番討論,對某一道應用題進行數理分析,各自敘述理解的情況,然后再由老師進行全過程的講解,對于較為復雜的應用題,還可以讓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分段討論,最后拿出計算的結果,當出現計算錯誤時,要給學生們講清楚邏輯思維對計算結果的影響,由此提高學習的能力,改善教學質量。針對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授課意向,采用學生之間的互教互助活動,可以提升學生們整體學習的質量,對理解能力低的學生也有幫助的。
2.4學生了解數學是貼近生活的
大多數小學生覺得數學就是書本上的內容,只是用來考試的,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實際上,生活中處處都應用著數學,數學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例如:水資源透支令人擔憂,節約用水迫在眉睫。針對居民用水浪費現象,北京市制定居民用水新標準,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準用水量,超標部分加價收費。假設不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1.5元,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3.0元,某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0立方米,交水費24元,請你通過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準用水量為多少立方米?
解:由于10×1.5<24,所以10立方米水中有超標部分。
3結語
隨著現代教學方式的不斷更新發展,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以及在課堂中表現的主動性,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到指導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能力,關注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來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為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尤其是將整個教學的效率也提升上去,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霞.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7(08).
[2]魏延明.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學周刊,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