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婧
摘 要:初中和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雖有一定的銜接,但絕大多數學生在初初進入高中進行學習之時,均對高中數學教學有著一些不適應。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全盤梳理,以便讓學生能夠快速地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從而獲得不錯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適應
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實施,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斷的升華,新一輪課程改革也隨之開始實施,此時高中數學開始迎來了新的變化。就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它有著“高起點、高容量、高難度”的顯著特征,學生所需學習知識的“抽象程度、邏輯嚴密程度、結構緊湊程度”較初中數學要強,即“高中數學要比初中數學復雜,學生進行學習的難度有所增加”,故學生需從多方面去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全面適應。
一、數學抽象語言的適應
高中數學語言有著抽象化程度較高的顯著特征,而學生在初中階段所接觸到的數學語言大多都是較為形象、通俗的,故學生或多或少會對高中數學語言有著一些不適應,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慢慢地適應高中的數學語言。為此,當教師將集合語言、符合語言、函數語言等呈現給學生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呈現的方式和方法,在初期盡量對數學語言進行適當的處理,讓原本抽象的語言能夠以較為形象的方式表達,然后再慢慢回歸到高中數學語言的原本表達方式和方法上來,最后做到讓學生能夠習慣高中數學的抽象語言,從而學生才能快速的適應高中數學教學。
二、理性思維方法的適應
隨著學生對高中數學接觸的進一步深入,由于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存在較大的差異,故學生會遇到一定的學習障礙。學生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比較直觀、具體和形象,均能從現實生活中找到事例來予以輔助教學,多數時間需要學生通過感性思維來將結論予以概括,讓教師輔以必要的例題引導,再令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最終來達到正真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在這樣的一種教學狀態下,絕大多數教師都將各種題型進行了分類歸納,為學生建立起了較為統一的思維模式,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問題解決的時候,并不需要去進行過多的思考,而是“對號入座”直接根據題型來匹配所學知識即可。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只是知道了如何去進行機械的模仿,掌握的只是便于解題的定勢思維,所學知識并未發揮其全部作用,這樣學生就會存在著“思維單一、邏輯性差、推理能力較低”的缺點。
三、知識容量增加的適應
高中數學為了能帶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教材的知識容量有了較為明顯的增加,故若要想順利的完成高中數學教學任務,教師需引導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壓力與初中相比增加了不少。為此,學生需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進行更為合理的學習安排,將有限的學習時間利用到極致,使學生能夠在不影響練習效果的情況下減小練習量,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去適應知識容量的增加,轉而提升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此時學生才能快速適應高中數學教學。
四、知識特性的適應
高中數學教學會給學生帶來大量的知識,而這些知識的構成較為復雜,主要是由集合、不等式、函數、數列等幾大塊相對獨立的知識組合而成,常常是剛剛在一個知識點上找出一點頭緒,就馬上切入到了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了,而且二者之間還沒有什么明顯的聯系,這樣學生的學習就不如初中階段那樣順暢。因此,教師在對自身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重點抓好對學生地引導,讓學生能夠注意到每一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再進一步挖掘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細微聯系,使學生能夠對高中數學知識有著更為系統的認識,從而讓學生能夠找到各個獨立知識間的著力點,進而學生才能實現高中知識的綜合統一,這樣學生才能快速適應高中數學教學。
五、自主學習的適應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變得更重了,教學時間也略微顯得有些不夠了,初中那種全盤靠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得不再實用了,學生不應再在學習中“等老師、靠老師、要老師”,教師也不應再帶著學生去進行大量的教學,以便讓高中數學教學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也就是說,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開始慢慢的對學生放手,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僅在有效的引導和啟發下進行學習,令學生開始在教學中學會去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漸漸學會去對已學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讓學生逐漸開始適應高中階段的自主學習模式,進而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得以有效提高。此時,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去對高中數學進行學習,也才能真正做到快速適應高中數學教學。
六、整體難度的適應
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能力提升”,就算有難度也是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之內,故學生并不要先就懼怕高中數學。就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學所涉及知識的基礎均由初中數學而來,新知識的引入和呈現都是初中數學基礎的進一步發展,高中數學的難度提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若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進行合理的教學引導,那么高中數學教學難度的增加根本不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隨之高中數學教學就慢慢開始變得順利起來了。因此,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去適應高中數學的整體難度,就要找到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內在本質的基本練習,使初中數學教學能夠順利地過渡到高中數學教學,從而有效地消除學生心中對高中數學的恐懼。
除了從上述“數學抽象語言”、“理性思維方法”、“知識容量增加”、“知識特性”、“自主學習”、“整體難度”六個方面去進行適應外,教師還可以從“教學觀念轉變”、“聽課方式的選擇”、“課后時間的合理安排”、“評測結果的注重”等方面去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適應性,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多做贅述了。總之,教師只要記住一點:學生要想快速適應高中數學教學,就必須要從多角度去對教學的多方面進行適應,隨后再在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去予以不斷地踐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