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山
摘 要: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很多現實問題都是借助數學知識解決的,所以,在新課改中倡導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而作業作為小學數學教學檢驗的一種主要途徑,在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課堂學習成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使學生樂于接受并自覺完成作業,便需要小學數學老師立足于新課標理念,設計生活化作業,文章對具體設計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提供教學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重要意義;設計策略
課后作業設計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有效促進課堂所學知識的內化,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做到對所學知識的熟練掌握及靈活運用。但是,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僅僅是為了督促學生完成作業而布置,作業內容和形式單一,與實際生活脫節嚴重,機械化和流程化特點愈發明顯,在占用學生大量自由時間的同時,也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實現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此,便需要重視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
1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數學本身具備抽象化和概念化特點,部分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講,學習和理解難度是比較大的,尤其是作業設計方面,公式、概念的運用較多,學生的作業負擔較大。而作業生活化設計能夠加強課后作業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結合實際情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的呈現出來,學生在做作業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公式及概念的運用也會變得更加熟練,能夠顯著提高作業效率及準確率。同時,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也是滿足新課改要求的必然舉措,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親身體驗,發現身邊的數學智慧,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及實用性,明白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進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這些都是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所體現出的重要意義。
2小學數學生活化設計策略
要想實現小學教學生活化,在作業設計環節便需要做出改變,運用科學合理的設計策略。
2.1改進傳統作業形式,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
在新課改持續深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變化,要想適應實際教學形式,便需要積極改進傳統作業形式。將更多的生活日常融入到數學作業中去,改進作業形式,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以“統計”知識點學習為例,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班內學生進行統計,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全班同學進行劃分,得到自己想要的統計結果,在實踐中掌握統計的概念、意義及運用方法,實現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2.2注重趣味性作業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想使學生對作業更加感興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便需要使數學作業充滿趣味性,所以,在小學作業設計環節,應以生活化形式將作業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夠結合親身體驗解決作業中的問題。比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知識點時,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老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有趣包裝盒拆開,以平面組成圖形的方式平攤開,將其作為一道題目設計課后作業。學生對有趣的包裝盒充滿好奇心和新鮮感,便會樂于探究作業題目中的問題,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尋找問題答案。并將解題思路和方法記錄下來,與其他同學交流學習心得,發現自身的不足通過改進不斷提升自我,充分發揮作業在知識鞏固方面的作用。
2.3挖掘生活中的作業素材,幫助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掌握課本知識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一般情況下,學生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所接觸到的數學知識范圍也就相對更加寬泛,在做作業時能對其加以靈活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降低學習難度,對此,在設計生活化小學數學作業時,便需要挖掘生活中的作業素材,幫助學生將所積累的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認知,強化其數學意識,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便會表現的更加積極、主動,能夠充分激發起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計量單位時,可以根據一個人的日常一天為切入點,設置一道填空題:小明早上7( )起床,用了5( )刷牙洗臉,吃了180( )早飯后,到距離家200( )外的跑道上,慢跑20( )后回家。學生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快速準確的括號內填入正確計量單位,解決該道數學作業題目。
2.4引入調查式作業,強化學生的數學實踐及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方面,在作業設計環節,應從該角度進行充分考慮,采取有效策略通過作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此,便需要引入調查式作業,讓學生對生活事件進行調查,在采集、分析數據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在實踐中做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發現自身在數學知識應用方面所存在的欠缺。比如,在學習時、分、秒時間單位時,可以布置一道一段時間內人的步行距離,讓學生借助秒表和刻度尺工具進行調查,計算人的平均步行速度,加深對時間單位概念的理解,便于掌握時間單位換算規律,進而實現該部分知識點的最終教學目標。
實現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不僅能夠貫徹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而且還能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所以必須提高對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的重視力度。綜上所述,通過改進傳統作業形式,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注重趣味性作業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生活中的作業素材,幫助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掌握課本知識,引入調查式作業,強化學生的數學實踐及應用能力等方式,可以切實加強小學數學作業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鞏志芳.新課標下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的有效設計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5(05):70-70.
[2]吳桂花.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的思路探索和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3):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