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銳
摘 要 在初中階段實施語文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未來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豐富自身的知識及情感。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國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現狀,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施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時,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以此增強初中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貢獻。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思路
中圖分類號:H09,O5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040-01
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其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青少年時期的成長,以及未來發展都有非常直接的影響。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能夠解決當前我國青少年集體觀念缺失,道德意識不足的問題,還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品質,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研究,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促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
一、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傳統文化教育
在初中所有學科中,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在語文學科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也是學校實施傳統文化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徑。但是通過實際調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國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不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以及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沒有把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真正融合在一起,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傳統文化知識學習相分離。
(二)語文課堂氛圍缺失
眾所周知,課堂氛圍是學生學習的關鍵。但是在實際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雖然擁有一定的語文教學資源,卻沒有對其充分利用,也沒有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把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積極活躍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語文學習以及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而是采取刻板的語文教學模式,對學生硬性灌輸語文知識,課堂學習氛圍缺乏,學生無法通過語文課堂產生探索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導致其傳統文化知識掌握程度不足,讓傳統文化知識失去載體。
(三)缺少語文傳統情景
在實際調查中可以得知,目前我國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不重視自身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在傳統文化的認知方面不夠全面,也沒有形成足夠的認同感,導致其在教學工作中無法很好地完成傳統文化教育的職責。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傳統文化知識時,無法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構建起語文傳統情景,降低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感知能力,導致傳統文化很難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滲透,影響學生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
(一)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語文教學。首先,教師在實施教學時,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對語文教學形成正確的認知,并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現有教學資源,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多種途徑達到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目的,并提高滲透的速度及有效性。同時,教師還要充分掌握實際教學進度,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利用系統化的教育體系,通過逐步滲透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全面、系統地接受傳統文化教育。例如,教師可以以“戲曲”為主題,讓學生自行閱讀與戲曲有關的資料,觀看戲曲表演,學習簡單的戲曲表演動作,并結合自己的體會,發表對戲曲的看法,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探索的精神,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營造語文課堂氛圍。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創新,并靈活運用,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更加全面的傳統文化知識。同時,教師還要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影像,書籍、報刊資料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通過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有效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成效。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班級內部建立“讀書角”,收集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書籍、資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讓他們通過自行閱讀、互相討論理解、掌握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強化滲透效果。
(三)建立語文傳統情景。在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教育進行滲透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選擇,設計成情景劇的模式,讓學生置身其中,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充分激發起他們對于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傳統文化教育的效率,并讓學生明確自身在傳統文化傳承、發揮中所擔負的責任,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傳承工作的開展。例如,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角色分配,讓學生表演父親為兒子買桔子,艱難爬過欄桿的情景,讓學生真切體會到“親情”“父愛”,理解父親對兒子無私付出的深厚情感,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
三、結語
在實施初中語文教學時,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需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重要性,不斷加強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把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成效,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宋光.初中語文教學如何發揮傳統文化教育的功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