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喜
摘 要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小學信息技術課將逐漸成為一門必修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這是信息技術課的重要責任。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探索;發展思維;興趣;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101-01
如何運用新穎、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個教師所面臨的嶄新課題。因此,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對于轉變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育觀念與教學機制的整體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課程改革要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自主探究、體驗感悟的過程。因此,教學中需要給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以利于學生產生積極、愉快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小學課堂教學呈現出多邊互動、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場面,每個學生都在自覺地尋求知識發展自己。于是主動性、積極性、趣味性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而融為一體,學習效率和教學技能相應得到提高。
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信息交流、共同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對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機交互功能使得教師能根據信息特點、學生特點和課堂的實際情況,實時地控制信息的表現形式和頻度。這樣,既能保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狀態,又能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作必要的講解、啟發,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計算機可以控制某些對象(文字、圖形等)使它們自動演繹出結果(而不是由老師說出),使學生對這些對象及其演繹的過程有著親切感;利用計算機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個思維的各種發展方向以開拓學生思維的廣度;利用計算機的存儲功能可以反復多次演示某些內容而避免板書和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在傳統的信息單向傳遞中,學生接受信息時處于一種被控制的消極地位,計算機的人機交互性使學生可以通過上機直接操作課件,控制信息傳輸的速度和次數,或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絡,還能實現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多向交流,這些都使學生在教學中有更強的參與度,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省時、容量大、教學效果突出
決定課堂容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學生的理解進程,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為增大課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另一方面,課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書方式、速度的影響,尤其是當需要板書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圖比較多的課堂上,對課堂教學的進度有了較大的制約,利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圖形、題目、題目的分析或解答過程等預先存儲在電腦當中,課堂上適時地在學生面前再現出來,既省時又增加了課堂容量。這樣大大豐富教學手段,拓展了師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創新探索,發展思維
運用電腦模擬演示,不僅能夠啟發誘導學生進行判斷推理、概括比較,而且有助于開拓思路,探索創新,起到發展思維的作用。如在教學“美麗的花邊”這一部分時,先出示兩幅黑板報。一幅版面文字密密麻麻,另一幅每一個小版塊之間有簡單的花邊,版面文字清晰。通過觀察比較,學生們很快就作出評價。接著電腦放大黑板報上簡單的花邊圖案,引導學生觀察,討論這幾條花邊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其它的好作品。那美麗清晰的花紋,色彩艷麗的線條讓學生贊不絕口,個個躍躍欲試,設計起自己的花邊來。在美的享受中,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和靈感。
總之,有效地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充分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方位地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不僅是教學形式的拓展、教學內容的延伸,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實踐活動的推動和促進。是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王永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06(4):44.
[2]李敏.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0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