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鐘源 牟秦杰 梅寒
摘 要:近年來,學生入黨意愿持續高漲,學生黨員數量逐步增長,政治素質不斷提高。但仍存在“對發展學生黨員把關不嚴,發展黨員質量需要提高”,“對學生黨員教育培養不夠系統規范,教育形式和內容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等問題。本文借鑒全程質量監控的思想,提出 “3456”黨員發展教育模式,為黨建工作做出新的嘗試和實踐。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模式;實踐
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同時,大學生黨員發展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新形勢下的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對于提高學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實現“兩個100年”目標、實現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目前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學生入黨意愿持續高漲,學生黨員數量逐步增長,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仍有“對發展學生黨員把關不嚴,發展黨員質量需要提高”,“對學生黨員教育培養不夠系統規范,教育形式和內容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黨員的作用發揮,影響了學生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必須切實加以解決。
1、學生入黨動機不純,政治理論水平欠缺
當前,高校學生除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正確入黨動機以外,還存在一些不良的入黨動機。有些學生入黨動機帶有利益驅動,他們入黨目的是為了以后能夠找個好工作或者加分;有些學生入黨動機帶著盲目性,他們看著身邊同學入黨就隨大流;還有些學生是在父母、親戚要求下入黨,或者是認為入黨很光榮所以要加入黨組織。這些不良的入黨動機,不僅使學生在入黨的過程中不斷遇挫,即使入了黨也會迷失方向,還給自身發展和黨的事業帶來極大危害。同時,高校大部分申請入黨學生能夠自覺增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政治理論水平。但是,也存在一些學生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主動性,面對社會時事熱點,容易感性判斷,理論深度不夠。也有部分學生只是在組織考察前突擊學習,缺乏長期理論知識的積累。
2、教育培訓內容枯燥、形式單一
多數高校主要以“上大課”、固定統一教材進行培訓,內容僅為課堂中灌輸式傳授的基本理論內容,難以有針對性地解答和分析社會問題,無法緊跟社會發展對高校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因而學生黨員積極性不高。部分黨課培訓教師完全照本宣科,內容死板陳舊,缺乏生動性和實效性。同時,受人力和財力等因素所限,培訓形式仍以課堂集中式傳授為主,缺乏針對性。主題討論、實踐活動流于形式,很少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缺乏互動性和實踐性。
3、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黨員意識薄弱
高校大多數學生黨員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但也存在著部分學生黨員意識薄弱、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問題。有的學生黨員原則性不強,怕得罪人,對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能及時指出來,對不利于黨的言論不能及時制止。有些學生黨員角色轉換慢,在各種活動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還有的學生黨員在加入黨組織前積極上進,而入黨后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了,甚至損害了黨的形象。
二、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的對策——“3456”黨員教育發展模式
借鑒全程質量監控的思想,本文提出“三個關口、四早目標、五位一體、六項要求”的“3456”大學生黨員培養發展教育模式,形成黨員發展教育長效機制。“三個關口”是指入黨積極分子“挑選關”、發展對象“確定關”和預備黨員“轉正關”;“四早目標”是指“早啟發、早引導、早選苗、早培養”培養目標,引導大學生盡早了解靠近黨組織;“五位一體”是指針對不同思想政治覺悟、理論水平和特點的學生進行五個層次的培訓;“六項要求”是指對黨員培養發展過程中的六個主要著力點。
1、嚴守“三個關口”,提供制度保障
入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培養考察的。入黨積極分子“挑選關”、發展對象“確定關”和預備黨員“轉正關”是入黨過程中最重要的“三個關口”。通過制定《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實施辦法》、《推優入黨工作實施辦法》、《預備期考察教育實施辦法》,對申請入黨人員的思想情況、黨性修養、學習成績、社會工作,以及工作流程和開展時間作出明文規定,為確保黨員質量提供制度保障。
2、堅持“四早目標”,優化發展格局
針對“一年級有黨員,二年級有黨小組,三年級有黨支部”的“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標,基于黨員發展工作重心前移的思想,就得堅持“四早”培養目標,確定政治修養高、入黨動機端正的優秀積極分子作為發展對象,變“自然成熟”為“促其成熟”,由“等上門”變為“領進門”,擴大低年級中的黨員基礎,才能為源源不斷地發展學生黨員提供可靠保證。
“早啟發”,把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引入新生入學教育,讓新生感知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激發加入黨組織的愿望。召開老黨員交流會,邀請老黨員與新生進行交流,解答疑問,引導、鼓勵新生向黨組織靠攏。“早引導”,及時組織新生參加黨課培訓,積極引導其以實際行動創造條件爭取入黨。“早選苗”,一方面與高中階段相銜接,及時接轉和審核高中階段入黨積極分子的材料,繼續培養與觀察,并給其交任務、壓擔子,另一方面,確定表現突出的同學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早培養”,重視團支部的推優入黨工作,根據民主測評結果擇優向黨支部推薦優秀團員為重點發展對象,黨組織通過各種途徑重點進行有效的培養教育。
3、構建“五位一體”,完善培養體系
建立新生黨員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預備黨員培訓、黨員骨干培訓、畢業生黨員教育的“五位一體”培養體系,實現了對學生從入校至畢業的全面教育。
新生黨員教育方面,每年秋季學期組織,采取校級培訓和院級教育的形式。一方面,組織他們參加學校新生黨員培訓班,指導他們開展黨日活動。另一方面,安排黨務輔導員及時進行談話,通過聽取本人匯報、個別談心的方式,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此外,讓新生黨員參與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和新生黨支部日常管理工作,擔任黨課小組組長和班級入黨聯系人,負責小組管理和實踐、研討環節組織實施工作。通過教育,使新生黨員提高素質,增強黨性,熟悉黨務,發揮作用。
預備黨員培訓,秉承“提高理論水平、增強黨性修養,堅定入黨信念,發揮模范作用”的宗旨,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理論和實踐培訓。預備黨員須定期向黨組織遞交思想匯報與個人總結,及時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動態。開設預備黨員黨課培訓,集中系統學習黨務知識,鼓勵其作為積極分子黨課的組織者及參與者,擴大預備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能動性。邀請黨建輔導員和優秀黨員與學生進行座談、做專題報告,設立紅色圖書閱覽點,開辟黨務知識專欄,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在日積月累中實現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堅持“將實踐融入支部生活中”,通過嚴格的黨員組織生活和實踐鍛煉,提高預備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畢業生黨員教育,每年春季學期開展,使畢業生黨員進一步堅定信念,在投身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中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最后一次黨課”,提醒畢業生黨員要時刻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通過“廉潔教育”,要求畢業生黨員要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抵擋住社會上的“糖衣炮彈”;通過“營造畢業生黨員先鋒林”,引導畢業生黨員感恩母校、心系三農;通過“我有話對學弟學妹說”,將畢業生黨員的成功經驗、對大學生活的深刻體會以及與母校的深厚感情傳遞給在校同學;通過“黨務知識再教育”,加強畢業生黨員發展轉正、組織關系轉接等工作教育和指導;通過“重溫誓詞”,引導畢業生黨員牢記黨員身份,履行黨員義務,以自信、務實的精神面貌步入職業生涯,繼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4、做好“六項要求”,科學培養教育
堅持培訓過程與培訓結果并重的考核思路,將考核成績分為閉卷考試和平時考核兩大部分,滿分為100分,閉卷考試和平時考核各占50%。平時考核包括理論課考勤、主題實踐、研討交流、讀書心得、思想匯報。考核成績70分以上為合格,90分以上為優秀。凡不參加結業考試、未完成學習心得或總出勤率低于2/3的學員一律取消成績。
堅持考核工作貫穿培訓的全過程,真正做好“六項要求”。“一項合格的考勤”,所有的集中學習及討論、交流、實踐均有考勤記錄。“一套完整的筆記”,聽課、討論、自學均要求有筆記。“一場主題鮮明的討論”,在研討交流環節能夠圍繞主題說出自己的有深度的觀點。“一次有意義的實踐”,實踐出真知。“一篇有深度的總結”,對培訓過程的回顧、心得體會、自學收獲以及本人目前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提出對黨建的建設性意見等。“一場過硬的閉卷考試”,包括培訓的所有專題及自學研習內容。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組織部等,《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22號.
[2]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的通知.教黨[2017]8號.
[3]陳英軍.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4).
[4]王小松.高校發展黨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危害及其對策[J].湖南經濟學院
學報,2015(7).
[5]顧思偉.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發展培養工作創新[J],產業與科學論壇,2013,12(6).
[6]彭成廣.新時期民族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南方論壇,2016(1).
[7]李成菊.高校學生黨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山東社會科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