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軒
摘 要:在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與藝術之間聯系緊密,因此藝術教育在我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可是目前藝術教育只是看到了專業化教育的重要性,完全沒有看到藝術通識性的作用,所以,假如想要培養出具有通識教育的均衡發展和藝術教育的專業化的復合類型的人才,必須對藝術教育的通識性以及專業化進行合理、細致地分析,并且提出與此有關的建議與理論,使得當代大學生能夠實現藝術教育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藝術教育;專業化;通識教育
一、藝術教育的含義與專業化的作用
(一)關于藝術教育的含義
當代社會,人們不斷推進藝術教育的發展進程,原因在于藝術教育不僅有利于大腦潛能的充分開發,還有利于大腦的健康發展,這是人文環境內最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個人一生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同時專業性的藝術教育,能夠健全學生的自我意識,從而使學生人格得到完善。
(二)藝術教育的專業化的作用
當代社會,藝術教育實行專業化早是一種時代性的必然需求,應該是人們日常的精神、物質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所以藝術教育的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藝術的全面發展,從而全面提高藝術創作的速度與效果,從而反映出了藝術鼎盛的全新局面;同時藝術教育的專業化,還容易實現藝術人才訓練的高端化與系統化,促進理論不斷發展,實現藝術成果的成功積累,并且還能使藝術自身的傳承與發展,得到保障。可是,藝術教育出現過度的專業化,會使其從其它學科中脫離出來,成為一門比較獨立的知識生產單位與教育單位,使得藝術創造和藝術活動成為只有專業人士能夠踏入的區域。
二、通識教育的含義及其作用
(一)通識教育的含義
所謂的通識教育,就是指一般教育,包括全人教育與通才教育。通識教育在我國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先秦時代孔子的六藝教育,但是普及是從近代。所以通識教育不單是一種簡單的課程設置模式,而是一種教育理念、思想,是為了培養人的和諧、自由和全面的發展。所以在大學教育中提出的通識教育,目的是為了改正在大學教育中經常出現的學生思想修養與人文素質的不足,學術的視野過于狹窄,全面發展和基礎教育不足,個性的發展受到壓制等等問題。所以實施通識教育就應該以我國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把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之間進行有機的整理,依靠主輔修制和彈性學制與學分制等等制度的實施。
(二)通識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識教育,對學生日常生活的條理性、超強判斷力和平衡、穩定的心智的健康的發展,十分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與視野的拓展,最終實現學生完整、和諧人格的發展。所謂的通識教育,就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相應的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與理念,最重要的就是使學生獲得較為正確的科學性價值理念,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做人、做事、發展、生活,能夠做一個全面發展與和諧發展的全面性才人,最終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
三、藝術教育改革的路徑
(一)全面更新藝術的教育觀
眾所周知,教育改革應該是大學教育適應社會的人才培養和文化科技之間的主動改革,就算教育教學的改革手段與內容都深受大學學子們看重,可是觀念卻一直無法更新進步。藝術教學的革新,應該由藝術的通識教育與改革藝術的專業教育兩部分構成,應該以一種全新的觀念為指導,形成藝術教育者的全新靈魂與精神。所以藝術教育應該培養出一批藝術方面的專才,可是不能將其目的拘泥在訓練藝術專業性人才上,還應滿足全部的大學生們的所有的需要。所以藝術教育絕不能只是為了專業的大學生們的服務,所以應該使其為所有的大學生們服務,這才是藝術教育能夠與其他形式的專業教育區別出來的特殊的部分。所以大學教育應當看到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這種素養,人人都要接受藝術教育的理念出發,這是使得全體的大學生都能夠擁有這種接受型的藝術教育的必備條件。改變以往的那種藝術的功利主義型的教育觀,從而確立一種全新形式的人才教育觀念。
(二)加強藝術專業大學生的通識教育
所有大學的教育都是互為表里、相互支持的,而藝術的專業教育也沒有特殊性。一直以來,高度的專業化與過度的專業化都會對藝術教育帶來一定優質化的影響,從而限制了藝術教育活力與生機,使得藝術教育缺乏文化技術學科的支持,造成藝術形式的專業性人才出現營養不足、基礎不牢、缺乏后勁等情況。而我們所說的藝術專業教育革新,要使學校中的藝術教育逃離封閉辦學的局面,從而增強與別的學科專業教育的融合與交流,把藝術教育放在各種文化科技教育的前提之上,設立一種綜合學科教育體系。在高等學校教育中,藝術教育專業的人才的訓練方案的革新,應該看到藝術專業人才自身的發展規律,在基本的專業加綜合的框架之下,增加關于通識教育方面內容的比例,從而實現通識教育課程的科目和結構的優化,從而增加通識教育的有效性和適應性,從而完全實現改革藝術專業方面人才的培養目標,從而增加藝術專業型人才精英的培養水平。從而實現多種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交叉,還要增加其他方面的專業教育和藝術教育型的專業的共享與交流。我們知道,藝術教育應該是通識教育的所有基礎,可是對于一般的藝術型式的專業學生來說,通識教育的使用范圍應該只局限在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文化科技的教育之上。
(三)為藝術型的專業大學生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藝術通識教育氛圍
不是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們,是否應該學習藝術,答案是肯定無疑,可是實行起來十分不易。尤其是在當下的環境下,功利主義的盛行,而高度發達的專業化的人才訓練模式,把藝術教育的地位放得很低很低,甚至不受重視,所以各類專業就是為了從本專業的角度選定合適的人才培養計劃,使得不是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們學習再也沒有學習的機會。就算有些大學對通識教育的改革,受到師資一系列條件的限制,在學校的通識教育的教學體系內,藝術的教育課程少到可憐,還有課程質量與選課的要求,甚至是全部的教育氣氛都很難實現。
所以,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們,要想實現藝術教育的培養,藝術的教育改革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還要增加學生藝術的通識教育,從而建設出適應面廣、針對性強的藝術通識系統。增強藝術的通識教育課程的影響力,從而完善學校的辦學條件。藝術的通識教育實現渠道應該是各種各樣的,課程教學才是學校的主陣地。加之高考制度存在的原因,中學教育中忽視了藝術的教育,而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其藝術基礎太過低下,假如大學的藝術通識教育應該先要解決學生們的藝術啟蒙上問題,從而增加藝術的教育質量與水平。
四、結束語
由上可知,在整個藝術教育的進程之內,教師先應該看到藝術教育的通識性與專業性,還要結合著藝術教育的通識性與專業性之間的制定對策。與此同時,即時是專業性的藝術學生,或是一些非專業型的藝術學生,教師在課堂上都應該同等看待,還要重視到學生自身的主體性。最后讓學生們在科學先進技術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完善學生的藝術水平,同時還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技巧。
參考文獻:
[1]陳斯倩.藝術教育的專業化及其通識性分析[J].赤子 ( 上中旬),2016(15):128.
[2]馬更.淺談專業化和通識性在藝術教學中的體現[J].美術教育研究,2016(06):94-95.
[3]別敦榮,夏晉 .論藝術教育的專業化及其通識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6,34(02):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