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要:本文結合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實例,分別從注重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依托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發展確定風格各異的略讀課文課堂兩大方面,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略讀課文教學;語文素養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個美麗的城市。而且,《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如果一個學生上學六年只讀了十二本語文書,那將是十分可悲的事。為了引領學生走向閱讀、熱愛閱讀、學會閱讀,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人生奠基。我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與探索。
一、注重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實質是交往。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更不能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師生的互動與交往中,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讓學生受到激勵、鼓舞、感化。無疑,這種和諧的氛圍將會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產生強烈的探求新知的興趣,他們的閱讀興趣才會被激發。
1.優化課堂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鼓勵的話語、寬容的態度為學生營造民主和協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我講授《慈母情深》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歌唱家用優美的旋律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情,作家用生動的語言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情,今天,我們就走進著名作家梁曉聲的慈母情深,去感受他對母親那濃濃的愛。短短幾句話,便把學生的情感調動了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優化評價語言,激勵自主閱讀意識
中高年級的學生自尊心強,老師要欣賞的眼光、激勵的語言給予鼓勵,并恰當的方法指出不足之處,為他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我講授《慈母情深》這一課時,當我讓學生感受梁曉聲母親同事的話時,一位學生說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認為這位母親非常不通情達理,才一元五角錢,不懂得孩子讀書的重要性,還阻止別人?!蔽沂沁@樣評價的:“這是你獨特的理解。但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六十年代,你知道一元六角錢意味著什么嗎?”緊接著,我出示了一張當時一元五角錢都能買到什么的幻燈片,那位學生馬上意識到自己的理解是不對的。巧妙的評價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為孩子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3、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差異,學生在身體、智力、個性、性格等方面會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并尊重這些差異,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伙伴。在學生學習期間,教師要給予及時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高效的學習。例如我們在學習《頂碗少年》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們認為這是一場怎樣的比賽?有的說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有的說是一場充滿寬容的比賽,有的說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比賽 ……于是,我讓想法一樣的學生坐在一起學習,暢所欲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度高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二、依托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發展確定風格各異的略讀課文課堂
經過一年多的研討和實驗,我們明白:任何略讀課文年閱讀教學的實驗都不能都不能離開我們的文本。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在不斷的摸索中,我們也總結了幾種課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略讀閱讀課,讓教材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我們的語文教材是以主題組單元的,一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往往選編了四篇課文,為開展略讀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組主題是“父母之愛”,課文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地震中的父與子》 《慈母情深》 《學會看病》。我們可以先指導學生精讀最有特色的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感受別樣的父母之愛,體會父母之愛的深沉,習得抓住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描寫體會人物情感的閱讀策略,再運用這些方法學習略讀課文《慈母情深》和《學會看病》,讓學生多角度全面理解父母之愛。
2.基于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略讀閱讀課,做學生課外閱讀的點燈人
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漲,如果我們教師此時完全放手,就有些前功盡棄了。為此,我們把課內外相結合,在課內略讀閱讀課上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引領學生運用課內學會的閱讀方法走向課外閱讀,以一篇帶多篇,在閱讀中進行積累,達到運用,逐漸循序漸進,從而掌握閱讀方法,從僅僅關注情節到關注人物形象,關注寫法。例如:學完《刷子李》后,讓學生運用課堂上的閱讀方法閱讀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體會一波三折寫作方法的妙處。
3.基于閱讀和寫作巧妙結合的略讀閱讀課,讓學生的習作更自如
語文作為一種社會交際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夠熟練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參與社會交際。而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篇文本正如一個個范例,不僅讓學生了解一個故事,明白一個道理,更應該以課文為范例,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例如我在教學《學會看病》一課時,精心創設了“兒子心語”的環節。引導學生仿照作者細膩而生動的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想象兒子看病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與文本對話,深刻體驗人物的內心世界,學以致用。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16)- JKGHB-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