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靜
[摘要]校外教育機構的社團發展之路,是由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校外機構自身發展所決定的;同時,社團活動的開展,對校外教育機構自身的壯大和校外學員及教師的成長來說,也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社團活動的形式、內容、方法、途徑不能一成不變,尤其對少年兒童社團的成員來說,他們好奇心強,渴望學到的知識多,形象思維突出,更需要社團教師用創新思維去做好每一個環節。只有這樣,社團活動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和創新,社團組織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關鍵詞]校外教育機構;社團活動;創新思維;興趣愛好
社團是校外教育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它以青少年學生為活動主體,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健體、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獲得發展。校外教育機構走社團發展之路,是由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校外機構自身發展所決定的。受傳統的“重知識,輕技能”觀念的影響,家長及學生往往更注重學校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的素質、能力和知識結構滿足不了社會的要求。為了避免這種脫節,素質教育被提上日程。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中,以提高能力素質為目的,以興趣愛好為出發點的社團活動成為素質教育中的一個亮點。對于校外教育機構而言,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勢頭和領先的地位,就必須搞好社團活動。
一、社團活動的意義
社團活動對校外教育機構、校外學員和校外教師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1.社團活動是小組教學活動的有益延伸和補充
社團活動更貼近學生,內容更豐富,形式更靈活,更能適應學生的不同需要,可以彌補小組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不足,突出實踐與能力。對于培養厚基礎、寬口徑、有專長、能創造的人才具有獨到的功能。
2.社團活動促使校外教育機構培訓品牌優勢進一步顯現
社團活動集德育、藝術教育、科普教育、體育娛樂為一體,是一個綜合型、復合式、疊加式的學生素質教育活動中心。這一體制的確立,為校外教育資源的統籌共享、合理配置使用創造了條件;為挖掘和發展素質教育校外基地的潛在功能,形成優勢互補氛圍,實現整體效益開辟了途徑;為素質教育的深層次發展,提升和推進校外教育規模、效益提供了保障。
3.社團活動是學生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良好形式
把許多有共同愛好的少年兒童集中到一起,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社團活動充分挖掘了潛藏在學生中的教育資源,促進了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4.社團活動能有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社團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提高了教師的綜合能力,便于教師更加富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社團活動的特征和類型
校外社團活動有五個顯著特征:一是由校外教育機構管理;二是團員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以自愿方式組成的中小學生業余性群體組織;三是社團活動的主陣地在校外教育機構內;四是社團的活動方式以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五是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
校外社團有以下幾種類型:
1.綜合型社團
諸如上海福利會少年宮的“小伙伴藝術團”,北京豐臺的“小星星藝術團”,陜西西安的“小天鵝藝術團”,北京大興少年宮的“興星少兒藝術團”等。這些藝術團的共同特征是下設若干個分團,如大興的“興星少兒藝術團”下設舞蹈、合唱、民樂、電子音樂、兒童劇團等8個分團,這類社團組織體系相對嚴密,有團員守則、建團原則、團隊標志并頒發團員證,有的還成立了學生管理委員會。
2.單科性社團
這類社團包括“少兒京昆藝術團”“少兒書藝社”和“小伙伴禮儀團”等組織,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不僅便于組織,而且便于開展對口交流,有利于團員、教師、專家以及成人社團的學習交流和切磋商討。
3.各種愛好者俱樂部
以俱樂部冠名的少兒社團在組織上較前兩種松散,沒有統一的活動模式,有固定性、系統性活動的,也有搞些一次性活動的。但活動的覆蓋面特別廣,能在社會上引起轟動效應。
三、開展社團活動依據的原則
社團活動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則開展,才能確保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1.明確定位有目標
在籌備建立社團之初,就要明確社團的定位是綜合的,還是單科的;準入要求是有興趣就可以進入,還是需要有一定基礎的……對于社團來說,定位非常重要,也是發展方向。比如成立一個合唱團,目的是搞群眾性的歌詠活動,就要在普及上下力氣,參與的人數越多,普及率越高越好;要做精品合唱團,就要在精字上下力氣,團員的來源,合唱曲目的選擇,藝術實踐的選擇,參賽的目標等都要定好位。定位清楚是發展的前提條件,特色明確是品牌樹立的關鍵。當然,定位和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目標的達成,社團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謀求新的發展。
2.招募團員有方法
目前各地校外機構挑選學員一般是三種模式:挑選培訓班學員組成團隊;直接向社會招募有興趣愛好的學員;給定名額由學校或者校外教師推薦。第一種模式的優點是學員的藝術素養較高,配合較好,有較強的歸屬感,劣勢是培養學員的周期較長,生源單一,流通性差。第二種模式更符合校外教育機構搭建青少年活動平臺,省時省力,招募進來就可以培養,但劣勢也很明顯,學生的歸宿感差,整體配合差,基礎不一。第三種模式具有操作簡單、組建迅速的優點,利于社團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效應,但成員往往主動性差,缺少集體榮譽感,同時又易受負責推薦教師視角的局限。所以,在建立社團的時候需考慮自身的定位和條件,建立學員準入機制。
3.組織活動有計劃
社團活動必須有規劃有計劃,這是達到目標的保證。計劃包括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年度計劃里又包括招生、訓練、實踐、成果展示等諸多計劃。
4.管理社團有章法
社團活動的開展首先要爭取行政領導的支持,特別在組建時期,要爭取領導的支持,這對開展社團工作更為有利。同時,爭取專家的支持,建立專家咨詢組。社團自身的建章立制也同樣重要,包括對學員的管理制度,對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排練訓練的制度,實踐活動的管理制度等,以此來保證計劃的落實。
5.提高質量有措施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題,也是校外教育的永恒主題。對于校外學生社團來說,質量是生存和發展的保證。提高質量可以從幾方面著手:一要提高社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對教師有要求、有投入、有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二要調動學員的積極性,鼓勵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三要做好家長、學校的工作,配合校外教育機構開展好社團活動,形成合力。
6.實踐活動有保障
實踐活動是社團活動的主要形式,必須有足夠的保障,要做好經費、場地、安全和人員方面的保障,保障社團活動如期、高質量的開展,樹立良好的社團形象。
7.社團活動有成果
對于社團所取得的成果,要通過建立社團檔案、推廣優秀活動案例、反思社團建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積極宣傳社團活動成果,樹立品牌效益。
四、社團活動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開展社團活動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1.專業素養高
校外教師至少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占據領先的位置。尤其是社團的領導者,更要錘煉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在此基礎上指導其他教師開展工作。
2.組織能力強
校外社團負責人在工作中,要調動、團結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資源,搭建為青少年教育活動服務的平臺;要能處理各種突發性事件,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3.創新思維好
社團活動的內容是在遵循專業發展標準的基礎上,既不重復中小學教學內容,也不簡單地搬用專業院校的內容,而是在達到科學性和可接受性的前提下,結合業余學習的時間和條件,經過新的選擇和組織構建,并把思想道德建設內容融于其中。
4.身體健康棒
開展學生社團活動是一項綜合活動,既需要智慧,又需要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體作保證。社團工作開展起來工作量很大,從團員招募、平時排練、賽前集訓、外出交流等每個環節都需要充分的體力支持。因此,要保持樂觀的態度、平和的心態、良好的習慣,要學會自我調整,保持一顆童心,保證身心健康。
總之,開展學生社團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興趣和愛好,發揮自己的潛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們找到歸屬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從而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純赤.關于校外社團活動的時間研究[J].學校管理,2005,(06).
[2]徐純赤.新課改實施中校外社團實踐的研究報告[J].網絡科技時代,2008,(22).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