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維
【摘要】化學屬于是自然科學,在初中教學中以實驗教學為基礎展開,使得抽象的化學知識更為直觀。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化學實驗可以獲得感性材料,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予以培養,而且化學實驗技術能力也會有所提高。作為化學教師,就要重視化學實驗,以將化學實驗的教學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本論文針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教學 化學實驗 存在的問題 相應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178-01
引言:
中國的初中教育中,長期以來都采用了應試教育的方式,學生在重視學習中,也更為注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沒有對知識的實踐應用性予以高度重視。初中化學是圍繞著實驗而展開的學科,在傳統教育理念下,學生即便是參與化學實驗操作,也是模仿教師的操作,導致實驗過于形式化,學生沒有對化學實驗的作用以及其應用價值加以深入理解,當然對于化學教師而言也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就要具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決。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以理論為主
初中化學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所以要求以實驗為核心展開教學,以使得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的同時,還具備一定的知識運用能力。但是,落實到具體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自己操作化學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之后嚴格按照教師的操作步驟展開實驗,使得化學實驗難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也無法達到化學實驗教學的預期目標。
(二)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缺乏興趣
初中化學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由于實驗教學理念沒有更新,依然采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就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于化學實驗難以產生興趣。在具體的化學實驗中,包括準備環節、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環節、對實驗數學做好記錄,這些內容在化學實驗中都已經模式化,很難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高度熱情。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采用探究教學模式進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其一,化學實驗以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師讓學生針對化學理論知識展開研究,為實驗分析創造理論條件。比如,在酸堿鹽實驗教學中,要求學生對于酸的性質、堿的性質、鹽酸和堿的化學反應以及各種反應式等等都要進行學習。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后,就可以進入到實驗環節了。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就可以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尋求化學實驗規律,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對相關的理論知識起到鞏固作用。
其二,對化學實驗中所遇到的難點要進行分化,以對酸、堿、鹽的化學反應規律深化理解。比如,在溶液實驗教學中,就是對溶液的性質進行分析的,包括溶液的導電性,對溶液中所含有的離子采用電離的方式使其自由移動并分離出來。之后,就指導學生根據實驗的情況將電離方程式寫出來。
其三,探索酸堿鹽的本質。學生采用化學實驗的方法可以對酸堿鹽的本質進行探究,學生所掌握的相關知識更為系統,并形成知識框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中,要根據實驗操作的各個環節分層次展開,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就可以從多個角度理解化學知識,將酸、堿、鹽的共性以及在化學反應中所存在的關聯性進行總結,由此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并對于所遇到的問題獨立解決的能力。
(二)構建教學情境展開實驗教學
面對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方法落后的現象,化學教師就要更新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知識需求角度出發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構建教學情境展開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化學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比如,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輔助的方法塑造教學情境,使得實驗的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模式呈現出來,諸如視頻形式、動畫形式以及圖片和文字的配合,都可以避免讓學生接觸高危險性的實驗,而是采用多媒體技術將整個的實驗過程以及實驗要點展示出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可以讓學生對于實驗深化理解,學生的實驗思維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比如,初中化學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酸堿鹽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與實驗有關的樣品展示出來,讓學生對這些樣品充分熟悉,對相關的理論知識予以掌握。之后,教師就以播放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將化學溶液以及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果展示出來。學生在觀看的同時,就可以將自己已經掌握的相關知識與實驗相結合,進行知識對比,對于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存在偏差之處,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就可以圍繞著學生的問題展開教學。
此外,在教學情境中,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還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模式。當學生觀看完實驗課件之后,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化合物的化學式,讓學生對化合物做出判斷,屬于是酸性物質、堿性物質,還是鹽、氧化物,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實驗內容。
(三)化學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
化學實驗教學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實驗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建立關聯性,可以引導學生打破從書本中學習知識的單一化學習方法,而是懂得從生活中尋求化學知識、分析化學知識和理解化學知識。在化學實驗教學匯總,要求教學形式多樣化,即知識搶答實驗教學、分組討論實驗教學等等,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對于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打破傳統的應試化理論教學模式,而是真正意義地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地獲得化學知識,由此培養初中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化學是實踐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提高對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并從學生的知識需求出發不斷地調整化學實驗模式,不僅可以避免教學問題存在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還可以將學生的探索欲望激發起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忠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102—102.
[2]張強.試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理科考試研究(化學版),2013(11):79—79.
[3]孫留海.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建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5):150—150.
[4]林玲.基于綠色化學視角的初中化學教學優化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5]袁重華,楊水云.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5(02):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