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恒
摘要: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行者。輔導員從大學生思想和行為上給予正確的培養和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因此,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實際生活中怎樣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都是本文著重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人生導師;角色定位
引言:
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加深悄然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政治導航”逐漸向“人生導師”過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具有區別于一般任課教師的特點,除了要在學生的學習方面給予引導以外,還要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進行統一的指導,是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因此,輔導員應該要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角色定位,積極發揮重要的引導功能,進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一、高校輔導員成為大學生人生導師的時代要求
1.當代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時代要求
當代大學生多以“80后”和“90后”為主,這代大學生的特點是追求獨立,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較高,不喜歡別人過多的干涉和限制;追求新鮮刺激,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這也造就了他們學習能力強和思維活躍的現實情況;當代大學生競爭意識較強,但心理素質較差,承受能力較弱,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創新性和實踐性,提高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競爭力,但是由于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的雙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幾乎是一帆風順的,從沒有經受過挫折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們內心比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這些當代大學生普遍特點要求輔導員要給與正確的人生引導,為了他們今后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輔導員要利用當代大學生的優勢,改正他們身上的不足和問題,積極發揮當代大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促使他們為社會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2.大學生正視文化沖擊的時代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種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不斷涌入我們的生活,這里面既包括積極、正面的文化,也包括消極、負面的文化。目前,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空前發達,一些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外來文化被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錯誤的、消極的文化,比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崇尚金錢主義等,這些意識形態都是不利于當代大學生長期發展的。但是當代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很容易受到這些錯誤思想的侵蝕,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們審美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發揮人生導師的作用,積極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3.促進高校教育與管理相統一的時代要求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來實現的,隨著高校教育制度不斷完善,各大高校對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對學生進行宏觀的思想指導來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法律意識,具有抽象性和理論性,缺乏實踐性和創造性,這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因此,高校通過提高輔導員的管理地位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日常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管理,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將教育和管理相結合,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最佳手段,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導師
1.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學生能動性
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教導或教育時,不要單純的依靠批評教育,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改造”。在輔導員展開教育工作時,一些大學生可以接受輔導員的嚴厲批評,一些學生是接受不了的,有些想法極端的學生甚至會產生報復心理和厭世心理,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重視情感教育的應用,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樂于接受輔導員的教育,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的自主教育能力。
2.創新教育方式,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
輔導員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擅長運用靈活的教育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做到對癥下藥。輔導員可以通過到學生寢室的走訪或開展班會的形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真正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爭取和每個學生成為朋友,為學生解決學習的困難和生活的煩惱。許多大學生都是背井離鄉來到新的城市生活,難免會產生無依無靠的心理,這需要輔導員做好情感呵護的工作,幫助學生渡過難關,適應大學生活,學生只有在情感上有所依靠,才能順利開展學習活動,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是當代大學生做好人生規劃的前提基礎。
3.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的統一
大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中多以接受理論灌輸為主,輔導員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教育活動加以輔助。豐富的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大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便于大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念。輔導員可以帶領大學生參加“下鄉體驗生活”活動、開展小區或敬老院公益活動或文藝匯演等,通過豐富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政治意識、法律意識和思想道德意識,帶領學生走向社會,為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4.利用信息技術了解學生動態,做好預防工作
輔導員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對學生的監管,做好學生思想預防工作,爭取從源頭上遏制學生的不良思想。輔導員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或QQ群密切和學生的聯系,通過學生的反應和評價了解問題,利用學生的動態及時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情況,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并及時處理,為大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提供思想導航。
三、結語
做好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是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目標和政治要求,這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單憑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還是不夠的,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不斷學習,通過不懈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和文化內涵,從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好大學生的指導工作,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大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沈波.對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的芻議[J].中國科技信息,2005,(12):104.
[2]胡寶征.淺談怎樣做好輔導員工作[Z].中國學工網.
[3]顧昆,楊森,胡偉明.世界是你們的!—毛澤東在蘇會見中國留學生[J].黨史縱橫,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