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燕
摘要:小學作文是綜合考驗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最好方式,對小學作文教學方法改革,除了要在平時授課中抓住重點知識之外,就是要綜合分析目前作文教學的短板,形成對應的解決策略。本文從語文日常教學和作文教學存在問題出發,總結提煉提升小學作文能力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革新
前言:現階段小學語文日常教學和作文教學存在分裂,且作文教學中存在教學呆板,即對作文范文一如既往地分析結構、中心思想、寫作手法等等,而且還要求小學生的作文要有內涵,造成小學生學習興趣低,死記硬背套用泛濫,情感虛假,寫作上千篇一律。針對語文教學和作文教學的短板,便可以形成對應的革新方案。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革新方案
在具體的教學計劃中,要將課文和寫作鏈接起來。課文講解包括的生字、生詞、架構分析、中心思想提煉、寫作手法分析等要為接下來的寫作提供素材。同時寫作教學中要反過來結合教材課文、課外讀物、作品范本等,讓二者彼此印證。
(一)語文教學
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要將生字、生詞進行講解,并詳解課文架構、中心思想、寫作方法。然后針對性引導學生單字組詞、詞組成句、句子成段,以這種方式來鍛煉學生的寫作。比如小學一年級的生字:玉,為什么是這個結構呢?因為在古文中王和玉相似,都是三橫一豎,只是間距不同,所以不好區分,隨著社會發展便形成了王和玉。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養成學生文字區分能力。然后組詞:玉,玉石,玉米、綠玉等等,盡量讓學生去發揮。然后圍繞玉石、玉米、綠玉形成句子,這樣增加學生文字組織能力。課文架構、中心思想以及寫作方法分析上,要做到層層遞進,要用學生能理解的詞匯去說。而且教師要組織話術,這樣灌輸:如果是你來寫作,你認為這篇課文你會怎么寫?這就是鍛煉學生在學完課文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鑒于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為了不打擊其學習興趣,教師要對積極發言的學生進行激勵。當然,也可以形成具體的分組教學,小組間對課文形成探討,通過這種形式來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總結能力。等到學完課文后,教師要給學生留下作文,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生字、詞組、架構安排、寫作方法等或者改寫課文,或者寫一篇相似的文章。這樣做的目的即實現了生字生詞的溫習,又能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再次領悟,達成了多個層次的教學目的。當然,為了降低學生作業壓力,可以不限字數,或者設定基本字數。
(二)作文教學
如前文的語文教學中已經結合作文教學,那么在具體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這可以將學生每一課后的作文拿出來作詳細的批改,注明其中的優點缺點,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情況。教師不要嚴格要求學生寫的內容要有課文那種高度,不要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學生的作文,只有如此才能站在同樣的高度來審視學生的思想和觀點,發現其中可愛的地方以及不足的地方。這種作文教學和語文教學是鏈接非常緊密的,好處也非常多。但是容易導致學生寫作手法雷同,為了規避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展開專門的作文寫作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拔高。此時,教師要帶領學生積極地走出教師觀察生活,比如觀察藍天白云高山綠水,比如風箏蝴蝶、大樹黑土,比如螞蟻毛蟲,這些都可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觀察中教師可以循循善誘,結合學過的語文知識,讓學生來形容被觀察的對象。比如觀察魚,就問學生:你們看魚像什么?在我們學過的詞組里哪個更適合描寫這條魚呢?或者是學過的課文那句話對魚兒現在的狀態描寫貼合?學生們就會說:“魚兒像朵花!”“魚兒擺動尾巴,好像潛水艇!”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來形容這條魚或者其他對象,讓他們勇敢地表達,只有通過這種形式才能豐富他們的詞匯,以及能夠正確地運用詞組。觀察完畢教師讓學生寫作文,題目自擬,字數至少100字,當然這個字數要視年級而定,文章的文體也是如此。在學生作文完成之后,教師要針對性批改,批改要詳細,要引導學生思維,使其完善自己的觀察、表述以及段落安排能力。為了提升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某些物進行非常簡短的提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觀察、觸類旁通能力,比如對于暖壺寫一句話。學生就會寫:外表冷靜內心狂熱、一個鉆在套子里的人、再華麗也是一肚子水貨……教師要鼓勵創新,對于想法新奇手法獨特的學生,要將其作品當做范文,以增加學生的自豪感,同時也能讓其他同學積極參考,實現榜樣教學的力量。
二、作文教學革新中不可忽視的事物
(一)情感培養
新時代下作文教學除了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再就是培養學生的情感。現階段很多教師要求學生要寫出和年齡段不符的感慨感悟,這往往有拔苗助長之嫌,而且這樣的要求往往造成學生盲目模仿,學生間彼此照抄嚴重。情感培養是要抒發學生真情實感,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表達,要給能夠觸動學生情緒的好文章。讓學生多讀、多想、多寫。
(二)現代技術應用
教師要讓傳統的領讀、范讀能夠結合相應的電子素材,比如背景音樂等打造對應的情感氛圍,讓學生領悟文章的美。也在于教師能夠讓更多資源靈活出現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累積。
總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難點是課文和作文的結合,詳解課文之后,每課課后作業從傳統生字練習改成作文寫作,不僅可以溫習生字,更能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讓學生二次消化課文,事半功倍。另外專門設置作文課,帶領學生觀察生活,實現作文生活化。
參考文獻:
[1]呂慧櫻. 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J].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0(9):33-34
[2]董菊初. 向葉圣陶學習批改作文的方法[J]. 語文建設, 2010(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