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教會學生表現美,必定要教會學生知道什么是美,因此,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學至關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的美術教育中加入審美教育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初中生審美能力培養的一些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帶去一定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培養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各個行業和領域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而且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漸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在我國教育教學的實踐發展中,新課改對初中美術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教學要求和標準,更加重視對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與引導,以此才可真正提升我國初中美術教學的成果,并達到高效高質的初中美術教學目標。那么,本文將重點探討在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一、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及教學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美術教學中,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主體即是教師,要有效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審美能力,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素養及較高的教學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能力有高要求、高標準,這樣才能提高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美術教師若缺乏專業技能及知識水平,那么在指導學生進行繪畫技巧、畫作鑒賞的過程中,就無法準確有效地解答學生的問題,更無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其美術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必須掌握專業的美術知識。而且,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情及認知能力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主動性,并使其逐漸意識到美術的有趣性與藝術性,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建立一定的美術審美情趣與藝術鑒賞能力。
二、注重對學生審美心理的把握
初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審美心理予以全面掌握和了解,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初中學生在學習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所以教學方式上應不同于小學美術教學,不可完全以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引導,而是應該注意關注這個時期學生成長的一個心理變化,比如大部分初中生處在青春期階段,有些學生的個性比較逆反或敏感,教師所強調的重點,有些學生根本不在意甚至與老師作對,產生學習的消極抵觸情緒。對此,教師應關注和了解學生的審美心理,不斷優化美術教學過程。當前初中生的審美對象包括藝術、自然、社會等,他們能通過表面現象挖掘到一些更深層次的知識,比如對于所學的比較簡單的事物,通過其顏色或線條,一些學生可從中看到其更為深層次的思想情感或內涵,這實際上意味著初中生已經具備對事物內外的一種美的感知能力。因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學生喜好也不盡相同,一些學生喜歡抽象的西方藝術,一些學生則喜歡我國的民間藝術等。對此,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這些審美心理后,可挖掘這些學生的藝術潛能,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這些藝術形式的看法,并引導學生意識到保護我國這些不同藝術文化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初中學生的審美藝術體系還不夠健全,因此對作品的鑒賞或評價都還相對淺顯,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審美心理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點撥,這樣才能不斷建立學生的藝術審美意識。
三、創設美術的藝術教學環境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引導者。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質量,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美術學習的藝術教學氛圍,通過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教學。那么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對各種美術作品的鑒賞通過多媒體的圖片、文字、視頻等的功能呈現,使其更加形象、生動,而且通過設置符合教學內容的背景音樂,學生可在這種藝術環境中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美術的藝術魅力,并從中也學習和掌握了美術知識。例如,在引導學生鑒賞梵高的《向日葵》這部藝術作品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呈現出這一作品,然后配上溫婉輕快的鋼琴曲背景樂,然后教師適當地通過語言進行背景的介紹:在1888年,當時梵高在法國南部的畫室創作并誕生了這幅《向日葵》作品。從整體上來講,作品十分鮮艷美麗,而且創作手法十分細膩、和諧。經過這樣的簡單的引導,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其融入到這種作品的藝術氛圍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藝術能力。
四、引導學生閱讀和欣賞作品,培養其審美能力
初中美術教學,其主要是為了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而情感與審美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在情感支配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不斷建立學生更強的情感意識。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美術的閱讀與欣賞活動也有著同樣的道理。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與欣賞美術作品,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初中生對美術的學習相對比較淺層次,還不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所以在引導學生閱讀美術作品時,應帶領學生學會如何去對這些美術作品的構圖、色彩、線條、美感等進行鑒賞和感悟,美術作品中各種色彩、線條不同的運用,都的對藝術創作者內心情感世界的一種表達。所以,應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內容來試著體會創作者當時的心情與意旨,逐漸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情趣,使其逐漸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采取有效的教學引導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情趣,使其融入到美術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到美術這種藝術形式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嚴明霞.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2):160,165
[2]韋浩.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7,(8):102-103
[3]趙偉.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策略研究[J].關愛明天,2015,(4):321-322.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5.04.535
[4]鄧健.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6):253-253
[5]付艷紅.初中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8):146-146. 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5.0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