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與生活實際結合很深的一門學科,因此,對于剛剛接觸物理的初中生來說,打造充滿活力的初中物理智慧課堂,對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而言很有必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多的接觸到身邊的物理知識,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在力、電、熱等物理知識教學下,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品質和科學探究的精神,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大有益處。
關鍵詞:初中物理;智慧課堂;充滿活力;學生發展
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世界基本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物理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都有聯系,并且物理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打造充滿活力的初中物理智慧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初期階段就產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能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科學,增長學生的見識,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 課堂趣味化
(一) 舉例身邊的物理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學生接觸系統物理教學的開始。對待一門新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從列舉身邊的物理實例開始,通過物理在生活中的巨大用途,可以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親切感和重視感,自然而然地引出課本教學,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有利于促進物理課堂的智慧教學。
(二) 開放物理課堂
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只是教師一直講課,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枯燥感,興趣也逐漸降低。因此,開放性的物理教學可能更有利于學生的聽講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多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比如可以讓學生嘗試講解某一知識。開放式的物理教學,讓學生靈活轉變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智慧性。
(三)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必不可少,但教師也可以嘗試適當的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識,創設充滿活力的智慧課堂。在課堂中,根據某一個習題,或某一章節內容,讓學生們合作思考,加深學生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交換彼此的認識和看法,更有利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了解,增加對該知識的印象。同時,也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有利于學生的多方面發展。
二、 教學基礎化
(一) 重視教材內容
回歸教材。對于剛剛系統性的接觸物理知識的初中生而言,太深奧的知識不易于學生的理解,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此,重視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尤為重要。起步階段的學習應該讓學生打好基礎,避免讓學生感到物理太過于深奧難懂而產生不自信的情況出現。教材的編排有它存在的合理意義,根據學生的學生能力,注重教材內容,讓學生學透基礎,一步一步地向著更深一層的物理學習階段慢慢接近。
(二) 發掘教材精要
課本中的知識有重點,也有非重點。因此,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有選擇、有重點地講解。對于某些可以稍微了解的輔助內容,可簡要概括或讓學生瀏覽一遍即可,不必對此過多的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精華部分,比如原理公式等,多加拓展深入,加深學生對重點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
(三) 適當延伸教材
在理解原理等基礎之上,適當延伸教材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梢韵驅W生補充一些教材上沒有的但可以在學習中使用到的公式或公理等,將某些問題簡單化;也可以通過教材中的學習,延伸到生活實踐中,向學生講解身邊的某些有關物理原理的使用。加深學生對物理的了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提高課堂效率,增強課堂活力。
三、 學習實踐化
(一) 讓學生發現身邊的物理
通過一段時間的物理學習,學生們都或多或少的對物理的學習和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物理,并解釋其中的物理原理,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等,鼓勵學生自主發現探究,增強學生對物理的敏感程度,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 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
物理的學習離不開實驗的進行。教師應在條件允許下多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學生對實驗總是充滿好奇和熱情的,基于這一點,在實驗中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原理了解更加深刻,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 鼓勵學生大膽創造
學生都是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因此,通過物理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學生大膽創造,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創設開放活力的智慧課堂,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初中階段學習是很有必要的。物理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初中也是學生接觸物理的開始,所以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物理學習以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更是需要打造充滿活力的智慧課堂。因此,教師應該合理使用教材,重視基礎,適當延伸,培養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積極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熊茜.“互聯網+智慧物理”三段式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72):175.
[2] 龐敬文,張宇航,王夢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5):65-71.
[3] 喻四銀.打造智慧課堂實現物理教學活力[J].中學物理,2014,32(4):53.
作者簡介:倪佳東,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吳江青云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