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福疆
摘要:針對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構建基于生活情境的“三化四步”實施策略,通過教學內容任務化、教學任務情景化、教學情景生活化創新口語交際教學設計思路。教師創設生活情境,運用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自主建構、遷移應用,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生活情境;“三化四步”;教學設計;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1C-0008-04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語文是口語與書面語的結合。口語交際教學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卻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現實問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學情境的缺位,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真實生活,教師較少關注生活情境在教學中的突出作用。如何改革口語交際教學,發揮其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功能,是一個亟待研究的命題。筆者在口語交際教學實踐中探索構建了“三化四步”實施策略,旨在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優化教學效果。
一、教學內容從任務到情境的轉化
基于生活情境的口語交際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目的,以生活情境為抓手,師生、生生之間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活動。其要義是教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引發學生表達,促進有效交流。生活情境,顧名思義,即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所創設的一種特定教學場景。生活是口語交際的起點也是終點,生活情境則是整個口語交際教學的載體與平臺。[1]基于生活情境的口語交際教學具有任務化、情境化和生活化的特征。
(一)教學內容任務化
任務是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驅動,指采用任務引領的方式,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相聯系,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學習價值,通過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以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成就感。一般而言,一個口語交際項目可以設計如下四個任務或四個步驟:根據生活情境,設計交際過程→比較參考范例,修改完善設計→歸納交際技巧,總結交際知識→拓展遷移運用,實踐訓練掌握。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完成每個階段相應任務,根據任務特點采用自主完成或小組合作;師生討論語言交際思路和方法,教師通過適時指導與點撥,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中體驗、感悟、反思和習得。
(二)教學任務情境化
情境是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媒介。教師要通過創設、挖掘、運用情境,使學生在口語交際實踐中獲得體驗與感受。因此,口語交際教學任務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呈現出來,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構思反映知識在真實生活中應用的情境,實現學生在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情境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和有效的自主構建。在口語交際情境創設上,或提供訓練某項口語交際能力的典型情境,營造口語交際的場景、氛圍、環境、條件等,或用簡短的具有文學色彩的抒情性語言,營造交際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李吉林老師用“真、情、思、美”四字概括了情境教育的核心要素,這也是中職口語交際教學情境創設應遵循的基本準則。[2]
(三)教學情境生活化
生活是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源泉。生活中處處有口語交際,生活的空間有多大,口語交際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口語交際的教學情境,應以生活化為取向,以多點切入為路徑,力求情境與生活的自然契合,讓口語教學充滿生活情趣。口語交際教學情境應是與學生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相關的,具有一定社會現實生活意義的相對“真實”的情境,并以此來呈現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聽說、互動、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形成口語交際能力。生活情境材料選取有如下來源: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活、社會熱點話題。教師應根據口語交際教學的實際,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創設日常生活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3]
二、基于生活情境的中職口語交際教學“四步”教程
依據“情境引領——感性認知——理性思考——實踐掌握”的學習過程,將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步驟:創設情境→走進情境→升華情境→遷移情境。具體如下。
(一)第一步:創設情境,明確任務,激發口語交際興趣
教師展示案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情境案例是與口語交際內容直接關聯的典范性生活情境,案例融情境材料與訓練任務于一體,明確提出需要學生完成的任務,即學生根據情境任務設計口語交際的過程及語言。口語交際情境案例是以學生的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為素材,創設的一種模擬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與技巧。例如,教學“投訴處理”時,可以創設情境案例:某日,某餐廳包廂兩位客人用餐完畢結賬時,賬單上顯示金額為82元,餐廳規定包廂的最低消費為100元,客人堅持按82元付賬,與旅游專業實習生張蕓產生爭執,并投訴到餐廳經理趙亮那里。趙經理該如何處理這起投訴?請設計投訴處理過程的對話。此則情境材料源自學生生活,有場景描述,有氛圍營造,有矛盾沖突,有任務布置,能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動力和興趣。[4]
(二)第二步:走進情境,實戰演練,習得口語交際技巧
教師指導點撥,學生走進情境,實戰演練。此步驟教師要幫助學生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入情境,做設計;二是作比較,改設計。任務一根據情境任務,嘗試設計口語交際的過程與語言。教師在展示口語交際情境案例后,要指導學生分析案例,幫助學生進入情境,初步提示情境案例中涉及的語言技巧和知識要點,讓學生嘗試完成口語交際任務,可以個人自主設計,也可以小組合作設計。例如,教學“投訴處理”時,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分析情境案例材料,明確這是一則投訴處理案例;其次,要求學生閱看課文中有關投訴處理的知識要點,讓學生初步掌握投訴處理的相關技巧;最后讓學生進入情境,或個人自主,或小組合作,嘗試設計投訴處理的過程。任務二根據參考范例,比較修改口語交際的過程和語言。教師讓學生將自己設計的口語交際的過程和語言與情境案例中任務的參考范例進行比較,總結優缺點,并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教師要將口語訓練項目最主要的語言技巧蘊含在參考范例之中,引導學生在品析參考范例交際過程和語言中習得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此環節,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新思維,又要對口語交際的思路方法、語言技巧給予指導與點撥,為學生完成任務提供幫助。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口語交際情境模擬訓練,活動結束后,再讓各個小組展示交際成果,并評比出最佳小組。
(三)第三步:升華情境,歸納總結,掌握口語交際知識
教師指導學生,理性思考,歸納總結,升華情境。此步驟教師要幫助學生完成任務三,即根據任務一任務二,歸納總結口語交際的方法與技巧。任務三可以設計為:你認為該項口語交際有哪些語言技巧?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請將你的看法寫出來。學生在完成口語交際任務一、二情境訓練后,對該項口語交際項目有了感性認識。任務三就是要指導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思考,從語言技巧、交際知識、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條列項地說明該口語訓練項目的語言技巧和交際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理性認識。教師還可以以“交際小錦囊”的形式補充一些典型的交際案例(故事)來說明該項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學“勸說”時,可以補充一些經典勸說案例如《燭之武退秦師》《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等,從中歸納出勸說的策略。
(四)第四步:遷移情境,拓展訓練,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走出情境,當堂訓練,遷移運用,鞏固新知。此步驟教師要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四,即完成拓展訓練題,進行遷移訓練。口語交際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將知識經驗儲存于頭腦中,而是應用于實際情境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學生在完成了前三個任務后,掌握了一定的口語交際的方法與技巧,需要趁熱打鐵,當堂訓練,學以致用,提升口語交際能力。拓展訓練題要從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的角度進行選擇和設計,特別要注重職場情境的設計,要讓學生在大量真實生活應用情境中,進行有效學習。教學“勸說”時,設置拓展訓練題:假如你有一個好朋友最近經常上網吧玩網絡游戲,你很想勸勸他,但又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這天放學路上,他邀你一同上網吧,你該如何勸說他呢?請設計幾種不同的勸說語言。這道題就取材于學生的校園生活,訓練題有生活情境,學生就有話說。
三、案例:“協商”口語交際教學設計與分析
以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口語交際“協商”為例,教學設計采用“四步教學法”,分為四個步驟,完成四項任務,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主、以教師講授為輔的原則。
(一)教學目標
了解協商的相關知識;掌握協商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在實踐中運用。
(二)教學過程
第一步:創設情境,任務導入——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展示案例):姚瑤,美容美發專業學生,她想在學校“學生創業園”內創辦“校園發屋”。由于缺乏經驗,加上學習緊張等原因,姚瑤想找個同學合伙創辦與經營“校園發屋”。姚瑤希望裝潢、購買設施所需要的投資資金6000元由合伙經營的雙方共同承擔,合伙經營期限暫定為一年,合伙方式為共同經營,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共負盈虧。為了明確雙方各自應承擔的責任、義務和應享受的權利,雙方還應簽訂《合伙創辦和經營“校園發屋”協議書》。姚瑤的同學張婷,得知這一信息后,立即找到了姚瑤,想和她商談合伙經營一事。布置任務:請設計姚瑤和張婷兩位同學協商的過程與語言。
指導思路:一要明確協商的目標,把握需要進行協商的關鍵內容;二要合理設置協商過程,可以以張婷投石問路要求合伙經營“校園發屋”,姚瑤同意合伙為協商的開頭;再依據需要協商的關鍵內容,從籌辦事宜、投資比例和經營形式等方面設計協商的內容。[5]
第二步:走進情境,實戰演練——感性認知
任務一:根據情境,學生嘗試設計。學生嘗試設計姚瑤和張婷兩位同學協商的過程和語言。任務二:根據范例,學生修改設計。學生將自己設計的協商過程和語言與下面的參考范例進行比較,先想想范例的協商過程與語言有什么特點,再說說自己的設計與范例相比有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需要改進,并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根據自己的設計,與同學進行一次模擬表演。
指導思路:一是分析范例。分析兩人的協商過程中的語言技巧,想一想兩人的協商過程可分幾個步驟,每個步驟說了什么,效果如何。二是將自己的設計與范例進行比較。緊扣對范例分析的結果,想一想自己的設計是否具備范例的特點和優點。三是修改、完善自己的設計。重點吸收范例中兩人協商的語言技巧。四是模擬表演。在模擬表演中進一步掌握協商的語言技巧。
第三步:升華情境,歸納總結——理性思考
任務三: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與他人協商以達成共識的情況,學會協商的基本技巧,可以有效地與他人順利達成統一的意見。你認為協商有哪些語言技巧?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請將你的看法寫出來。指導思路:可以從調節氣氛、爭取理解、據理力爭、消除防范和尋求一致等方面進行歸納。
第四步:遷移情境,拓展訓練——實踐掌握
任務四: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任選一個題目,設計協商過程的對話并模擬表演:①兩個班級保潔區交界區域出現衛生“死角”,如何協商解決?②兩個同學在宿舍中因為生活習慣鬧矛盾了,請協商解決。③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某同學與指導老師產生了矛盾,請協商解決。指導思路:首先,各組學生根據任務情境,合作設計協商對話過程;其次,各組推薦學生分角色扮演,模擬交際過程;最后,讓各組展示口語交際成果,并評比出活動最佳小組。
言語與情境共生共長。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生活情境中發生的言語活動,口語交際教學也應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進行。生活情境能激發交際動機,搭建交際平臺,提供交際材料。在中職口語交際教學中,運用“三化四步”的實施策略,教師創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積極主動地參與交際活動,不僅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而且有效發展了學生實際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賈淑敏,任強.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口語交際教學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6(10).
[2]付云燕.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