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燕
摘 要:我國歷史悠久,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由在我國長期居住的中華民族先祖們發明創造出的,并且被中華民族的每一代人繼承和發揚著。傳統文化能體現出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多次采取措施防范傳統文化的流失。而音樂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在我國的小學教育中,音樂也是十分被重視的一門科目。因此,作為小學的音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將音樂的傳統文化運用起來,讓小學生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了解去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小學音樂;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可是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卻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流失。我們需要依靠下一代人來發揚、繼承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而在小學階段,學校對學生藝術情操的培養主要是通過音樂課程的教學,我國的小學音樂科目也越來越被重視。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地去創新課堂教學策略,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將傳統文化運用起來,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涵養,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以為學生將來發揚與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做好鋪墊。本文根據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針對性地提出幾點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方法。
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不同區域的思維方式、風俗習慣以及禮儀制度等相互融合形成了我國文化,我國文化經過了歷史沉淀以及時間的洗禮,在長時間經由一代代人繼承發揚的過程中不斷形成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生處于小學時期,由于受到年齡特性和周圍大環境的限制而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不多,也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就需要小學音樂教師來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和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學,提高小學生對音樂課堂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我國教育不斷發展革新,全民推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學生的成績并不是學校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目標了。現今的教育教學目標主要是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滲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來讓小學生在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了解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鍛煉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很好地傳承了一部分優秀傳統文化。
二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式
(一)在歌曲教學中領略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就是音樂歌曲,我國音樂在古代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例如:《詩經》中就存有很多優秀的歌詞作品。現今的語文教材中對《詩經》所有涉及,但是語文課堂教學只是對《詩經》的語文背景知識進行教學,而小學音樂教師則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領略《詩經》中詩詞的音樂魅力,讓學生既可以學習到優秀的音樂歌曲,又能從學習中領略到我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
(二)在欣賞教學中感知傳統文化
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注重歌曲的選擇。融入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歌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喜愛,還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例如:我國的國粹京劇就是一個很好的音樂教學素材,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繪制京劇臉譜,來讓學生了解京劇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思維能力。
(三)在樂器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
中國從古至今都注重禮樂,在課堂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演奏我國的傳統樂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高,還能讓真正有興趣的孩子主動學習這些傳統樂器,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重要的精神財產,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受到遺失和摧殘,我國政府已經越來越重視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和保護工作。在此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就需要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和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學生去欣賞、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而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參考文獻:
[1]楊佩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J].北方音樂,2017,37(4):141,143.
[2]陳曦.芻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傳承、發展傳統文化[J].學周刊,2016,31(31):202-203.
[3]歐媛媛.傳統文化在小學音樂教育傳承中的實踐探索[J].E動時尚(教育科研論壇),2013,(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