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
摘要:現如今我國社會經濟不斷想著全球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對需求量不斷增加,對人才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具備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具有很好心理健康品格,只有這樣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對策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國家優生優育政策的實施,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對孩子的健康教育都十分重視。正是由于這樣父母都非常寵愛孩子,甚至是溺愛,更舍不得打罵孩子。但是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任性和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改正一些錯誤觀念,很好地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小學是學生道德品質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性階段,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引導,有效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切入點、加強健康人格培養
近些年我國新課改不斷加強,各個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動,我國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一些優秀文章和優秀榜樣人物。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其作為切入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將文中的相關積極因素進行有效的挖掘,并將其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內在修養。與此同時還應該結合課本當中的優秀代表人物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道路做出正確的引導,對社會正能量進行積極弘揚。例如,在《情緒晴雨表》這一內容進行學習過程當中,老師應該充分結合課文內容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老師在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當中人們的情緒就像天氣一樣,有時候是陰天,有時候是晴天,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作一個小游戲,名字叫做“情感診所”,一,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同學們分角色扮演醫生、病人和小秘書;二,病人到診所向醫生陳述自己的病情(不良情緒),醫生針對病情做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小秘書對整個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三,各角色進行輪流交換。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對自己各種情緒的正確認識,作自己情緒的真正主人。
2.營造和諧學習環境、促使小學生傳遞生活正能量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閱歷少,所以溝通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比較差,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性人物,一定要做好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工作,不斷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快樂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本班級學生實際特征因材施教,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 通過小組合作模式有效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力和凝聚力。小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更好地傳遞生活正能量。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認真聆聽學生內心的想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陽光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
3.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舉辦多樣化的課外活動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在心理教育方面應做到多樣化的發展,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小學教師為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立案活動加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一方面,在課堂中可以開展心理健康理論知識競賽,并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并且提升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另一方面,語文教師也可以針對教學內容開展心理知識的演講比賽,在比賽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比賽的同時學生也可以培養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
4.加強挫折教育、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
就目前我國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們的心理素質是相對比較低的,一旦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麻煩,就容易產生逃避心理并且抗壓能力比較弱,害怕遇到挫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小學生實際情況的調查,并針對其實際情況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幫助他正確認識失敗,并且鼓勵他克服困難。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本身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情緒變化也比較大,不能充分的認識自我,時而自信,時而沮喪。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積極主動的態度來面對未來的挫折,引導學生腳踏實地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用科學自信的態度面對人生的挑戰,在目標的引導下,健康成長,努力奮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形成頑強的戰勝困難的毅力。
5.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健康品格
在小學語文實際課堂環境中,語文教師應該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教學更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氛圍,并充分挖掘小學生的個人品質,做到因材施教,為其提供展現自我,充實自我的平臺。小學生理論知識應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理論與實踐更有效的結合起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教學質量也進一步提高。教師可以用科學合理并且委婉的方式教育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幫助其進行改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課本理論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重要,只有做好兩者才能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也有利于學生的良好性格培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課程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深入挖掘課本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并開展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為我國培養現代化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翠梅.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6,(07):52.
[2] 劉曼軍 .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J]. 學周刊 ,2016,(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