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群
摘 要: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旨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就現代教育思想而言,經過一步步演變發展成了生本教學理念。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構建小學數學幸福課堂,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了生本理念指導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幸福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本理念;幸福課堂
在生本理念下構建小學數學幸福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充滿樂趣,也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收獲了滿足感與愉悅感,更好地提升了學習效果,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并且從根本上改觀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刻板印象,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下面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簡要分析生本理念指導下幸福課堂構建的策略。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接受著教師的知識灌輸。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會感覺比較枯燥,難以在數學學習中發現樂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比如,教師在進行幾何圖形的面積與周長的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形成理解式記憶。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充足的學習資料,學生通過對實際圖形的測量,收獲一批有效的數據,再結合理論知識的指導,學會運用相關的數據完成計算。隨后,學生再根據計算的成果,對面積和周長公式進行探究,有效地掌握這些理論知識,也提升了個人的學習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給予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課堂上教師要進行有效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比如,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用簡單的提問來活躍學生的思維,也有利于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就以圓形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導入階段提出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會被設計成圓形嗎?”學生充分思考,說出自己的觀點,思維也因此活躍起來,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再比如,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溝通交流,幫助學生形成對知識的有效理解。以三角形的教學為例,在講解性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學生進行共同探討,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效率。并且在溝通交流中交換師生的觀點,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簡單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改觀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刻板印象,進一步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小學生對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會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教師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引導,設計趣味性的數學教學小游戲。比如,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中一般會要求學生通過練習來掌握運算定律,這樣的環節對學生絲毫沒有吸引力。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以這樣的內容為依據,設計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游戲,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根據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制作成圖文并茂的教學卡片,在這些卡片上有一些簡單的數學練習題,在學生喜歡的小禮品上標注好各種數字。游戲開始之后,學生要從卡片堆中隨機抽取卡片,完成卡片上的練習題,再從禮品堆中找到標有正確答案的小禮品。如果學生的回答與匹配均正確,則能夠獲得禮品,凡是有一個環節出現錯誤,則要表演節目以示懲罰。通過這樣的方式,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游戲,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
幸福課堂倡導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必須要優化作業設計,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首先,教師要從形式上改變傳統的統一化要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樂于完成的作業項目。比如,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掌握能力,選擇簡單的題目練習,也可以出于對于思維發展的要求對經典習題進行探究,構建有效的解題模型。其次,教師要從內容上優化作業設計,不再滿足于教材上的內容,可以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比如,過去只是讓學生完成習題練習,而現在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習題設計,讓學生自主命題并完成,開闊學生的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優化了傳統的作業設計,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從而讓學生樂于去完成作業,提升作業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構建小學數學幸福課堂,為小學數學教學體系注入強勁的動力,引導教師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認識到生本理念的內涵,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使二者有機結合,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能力為依據,呈現高效生動的數學課。
參考文獻:
[1]徐春梅.巧設問題情境 增強課堂活力: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課程教育研究,2012(16).
[2]張璞.綠色評價讓學生更幸福:我的教學故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