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業的發展已經逐漸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剝離出來,為了適應當下新的社會常態,教育業自然要與時俱進,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由固定課堂模式轉變為多元化課堂模式。尤其在理科性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的固定授課模式,已經漸漸不被大眾所接受。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提升;策略
教育事業在當前面臨著發展的關鍵點,其中蘊含著無限的機遇與挑戰。教育業的不斷革新,說明我國教育部有著對于教育進行深化改革的重要決心。傳統的授課模式若僅僅是對定義與題型的解答,無法融入時下創新的課堂模式中,學生也無法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吸收。因此,創新的課堂模式對于提升課堂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下文中,將以初中化學教學為切入點,旨在探討其中有效的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一、 互動式課堂教學
傳統課堂教學中有著一板一眼的授課模式,譬如教師在講臺上對于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概要的分析,并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劃分,再對課后的習題進行講解,就是主要的授課模式。這種方式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對于學生個人的發展,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因為這種固有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知識的灌輸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維度,并沒有滲透入多個維度的發展。因此,這種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被逐漸取締。
取而代之的是新式課堂教育,這種方式有別于傳統的授課模式,它采用多種互動模式,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知識傳遞發展的一種體現。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重點培養創新思維。如化學教材中的“物質燃燒條件”一章,教師在課前規劃好整體的大綱以及課堂互動環節,多做實驗以帶動學生探索科學的積極態度。可將學生分為多個互動小組,并以小組的形式對于物質燃燒利用相關儀器做不同實驗,并加以實踐經驗的總結。在這樣的環節之中,雙方能夠得到充分的互動,能夠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二、 情境式呈現教學
情境式教學法,即對形象的充分應用,創立一個較為典型的場景,以激發學習興趣,并且將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進行互相結合。概括起來主要為:創設情境、代入情境、運用情境、憑借情境。這一過程主要是以循環漸進的原則進行,在其中的變化與暗示作用都是潛移默化的在發生,頗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遇,以達到促進整體發展的目的。
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中,“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即表明情境式教學法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而化學本身就是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科,傳統的化學教育太過注重理論性的教導而忽視了思維創造能力。因此,在課堂中,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化學教材的物質性質教學中,對于氧氣、二氧化碳、金屬等的學習中,主要以情景呈現的方式,在教師的輔助之下,讓學生自由探討這一物質生成的過程以及通過實驗來總結與探究物質的基本性質與拓展應用。另外,還可使用聯想法的教學形式,與情境式相結合。因為很多物質如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屬于微觀世界的構造,且對于深入性的知識較難理解,因此,使用聯想法能夠將微觀的問題進行宏觀化,以小見大。
三、 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效率的提升方式有多種形式,多媒體課件教學也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賴于課本教學,是無法集中學生的課堂興趣的。課本的知識一般來說以文字理論為多,而一堂課中,人的精神集中力只能維持在25分鐘之內。僅僅是文字理論,是無法達到40分鐘課程的充分利用的,那么教學計劃便會受影響。
在新式課堂中,利用課件的多種形式,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的形式上,而是將動畫、視頻、圖片等,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在物質的探究教學之中,各個物質之間的衍生與構造都是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的,可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規律知識的動態講解。這種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夠推入到較為深度的層次之上,掌握洞悉物質之間的一般規則與發展規律。又如“溶液導電性”的教學,教師可以用食鹽水導電的例子,制作一個3D的建模或是在媒體設備上生成三維動畫的形式,學生在這種豐富的教學模式中,能夠將知識慢慢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并且從微觀角度養成發散性的思維模式,在理科學習中,這一點十分重要。
四、 結束語
以上所述均為在初中的化學教學中,所探討出的教學質量提升策略。主要概括為互動式課堂教學、情境式呈現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這三種方式是依托于教育部所革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一種全新互動的課堂模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對理科知識進行深度的剖析,加強理解力,增強思維能力,并在創造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發散性思維,對于個人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助益。
參考文獻:
[1]王振林.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51).
[2]管國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旬刊,2014(1):58.
作者簡介:姜媛,一級教師,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都格鎮都格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