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苗苗
摘要:英語課堂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促使英語課堂變得有趣,引導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首先應做到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其次,巧用教學方法,創造快樂輕松有趣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自然就喜歡學習這門學科。
關鍵詞:興趣;和諧;幽默;情景;課堂氣氛
正文:
英語是一門高考必考學科,但是學生對外國語言不是十分感興趣,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變成了頭等大事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高一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 "愛屋及烏"。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高一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學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內驅力自然逐步增強。
二、巧用學習方法,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要使本身枯燥的語言變得有趣,這就是教學的藝術。因此作為教師就應該深鉆教材,想方設法活躍課堂氣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至"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運用一些歌謠、諺語、謎語和游戲,開展如"Let me guess.""Follow me." 等有趣的復習知識型的游戲,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我在教“Why do you like koalas?”這一單元時,我采用了這樣一個歌謠來幫助他們記憶單詞:動物園(zoo)里動物(animal)多,老虎(tiger)、獅子(1ion)、犬(dog)、象(elephant)和企鵝(penguin),熊貓(panda)、海豚(dolphin),長頸鹿(giraffe),樹上考拉(koala)最懶惰..這樣既幫助他fflid住了單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讓一些同學來表演這些動物,其他的猜測他們表演的是什么,這樣一節英語課就不那樣枯燥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