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階段的中職教學中,德育課程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嚴重,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德育課程知識。教師應當根據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析,通過明確德育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提高中職學生的德育課程學習效率。本文就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內容進行如下論述。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生活化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對象主要針對于初中畢業生,其教育的內容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技能型人才。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學習經驗,提升德育認識。教師通過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德育課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掌握教材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生活中進行吸收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
一、 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中職教師在使用生活化模式教授學生德育課程內容時,要明確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從而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德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中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如下:
(一) 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可以加強德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德育課程教學是通過理論化的教學知識,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在思想以及行為上的處理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中職德育課程由于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無法有效地掌握德育課程知識,從而降低了德育課程的教學效果。故此,中職德育教師可以通過使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 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德育課程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品格以及情操,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在傳統的德育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以灌輸式的模式進行教學,而生活化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從而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更好地掌握德育課程的知識。
(三) 中職德育教學生活化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采用生活化的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德育教學生活化,使學生將課本上原本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在生活中進行具象化的理解,真正明白德育課程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從而完全掌握德育學習內容。
二、 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內容
(一) 德育課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應保證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廣泛,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教師通過將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將教材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合理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與判斷,從而掌握德育課程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德育課程的學習,能夠將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與教學知識相結合,并對實際問題進行判斷,做出相應的決定。學生在進行德育課程生活化的學習后,使學生能夠承擔決定所帶來的后果,從而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進行《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內容,如在生活中,騎自行車在十字路口剛好遇到紅燈亮起是否要過?在發現自己家里煤氣泄漏時該怎么辦?引導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在遇到這種生活情境下該如何愛護我們的生命,才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二) 德育課教學活動生活化
德育教師在教授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教學活動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的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活動內容應當盡可能地貼近生活,學生可以從活動中了解社會現實、體驗實際生活,從而能夠明確生活中事物發展的情況,進而達到思想與品德提高。教師通過將教學活動生活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德育課教學活動生活化,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提高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質量。
例如,我在《可持續性發展》課程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環境污染的問題,并讓學生分析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以及學生發現自身生活中所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等。再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探討如何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該采取哪些措施能夠避免或降低環境污染,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三) 德育課教學過程生活化
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在實際生活中通過實踐練習逐步形成的,故此,德育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應貼合實際生活的內容。教師通過教學過程生活化,可以有效縮短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距離,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地理解與掌握社會生活對大眾的基本要求與行為規范,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達到生活與學習的高度統一。中職教師在德育課程教學中將教學過程生活化,可以通過不斷地教學研究,豐富德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德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德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德育教學,保證德育教學過程生活化,可以在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實際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我在為學生講授《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將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貫穿于其成長過程之中,將生活場景引入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通過使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過程的生活化,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掌握大眾的基本要求與行為規范,并掌握提升自身道德素質水平的方法,進而在不斷學習道德知識、規范自身行為的過程中可以將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真實生活場景之中,真正將生活與學習高度統一起來,促使中職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后能夠擁有更高的德育水平。
為此我布置了一份課外的作業:“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公民的道德素質。”作業反饋:學生能夠從身邊一些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垃圾,不要亂穿公路,買票、坐車、食堂打飯有序排隊……
(四) 德育課教學評價生活化
在現階段的中職德育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使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與評價貼近生活。中職德育課程教學評價生活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的學習情況與長遠發展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教師運用合理的評價手段,評價方式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評價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德育課程的教學評價生活化,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性,從而達到德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中職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將教學評價生活化,可以結合豐富的思想道德表現模式,從而在德育課程中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例如,我在為學生講授完《學會人際交往》這課后,由于本節課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因此,為了檢驗本節課教學效果,我讓學生引入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與他人的溝通情況,通過讓學生以生活為依據進行自評,使得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與他人溝通過程中使用到哪些交流技巧,尚未真正掌握哪些交流技巧,同時中職德育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生生評價,此時可以更真實、全面地還原學生生活,在實現評價生活化的基礎上,使得中職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從他人視角來了解自己,進而讓班級學生可以掌握更多德育知識,為自身德育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五) 德育課教學環境生活化
在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特點,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掌握德育知識。教師通過在德育課程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以環境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德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合理的應用德育知識。教師在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使教師能夠最大程度地構建適宜的生活化教學環境。教師在使用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時,要積極開拓德育課程的教學空間,從課程內容發展到生活實際,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德育課程的教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例如,在為中職學生講授《遵守公共秩序》這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進而更好地在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境。通過學校與社區共青團、關工委、婦聯、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等建立固定聯系,促使其能夠參與到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在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設備等將生活場景以及相關圖片納入于課堂之中,讓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中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學環境,積極融入于德育教學之中,而且可以在課堂中真正感受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習慣,促使中職學生能夠實現健康、全面發展。
三、 總結
綜上所述,中職德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將德育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環境的生活化,通過以學生日常行為為基礎,以學生實踐活動為內容教授德育課,從而構建適宜的德育教學氛圍指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德育學習中有效掌握德育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黃虹.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7(26):83-84.
[2]王芳.中職德育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法初探[J].文學教育(中),2013(03):140.
[3]王敏.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生活化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吳青杭,福建省晉江市,福建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