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區域活動的廣泛開展,師幼互動的機會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重視。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互動,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互動氛圍,為幼兒樹立自信心。但是目前在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必然要求在區域活動中采取合理的策略,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關鍵詞:區域活動;師幼互動;策略
幼兒園的師幼互動,是指發生在幼兒園的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和過程的綜合。它是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是幼兒園各項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區域活動就是小組或個別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將活動室分割成若干區域的活動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在區域活動中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更能夠使幼兒產生對教師的情感依賴,教師能更直接地接觸幼兒、觀察和了解幼兒,針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進行指導,讓幼兒更多地感受教師的關注,增進雙方的情感交流。
一、 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1.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更多的處于主動者的地位,幼兒則是相對被動的。教師常常一手包辦了區域活動的內容、命名、材料的搜集、制作,幼兒無法介入其中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沒有在幼兒已有興趣的前提下,引導和激發幼兒新的興趣點。教師更多地把自己定位為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在這固定規定下,師幼之間充分、積極的互動關系是難以建立的。
2.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放任。教師可能會認為游戲活動是幼兒自己的活動,自由度大,自主性強,可以更多地讓幼兒自己游戲、自己發展。教師的重視程度和認識態度直接影響到了她們與幼兒的互動次數和互動行為。比如在區域活動中和幼兒共同游戲、進行以情感、心理的接近與交流等為內容的互動并不多見。
二、 在區域活動中建構積極有效師幼互動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促進每一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根據在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個人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1. 師幼共同商討區域的活動內容
讓幼兒分小組討論區域的活動內容。教師則用啟發式、建議式、協商式、參與式等互動語言與幼兒發起互動。幼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商討出美術區(蛋殼粘貼畫、涂色、意愿繪畫)、科學探索區(數字接龍、按數字別回形針、送圖形娃娃回家、串項鏈)、生活區(夾珠珠、扣紐扣、甜甜糖果屋)、手工區(折紙、動手制作)、語言區(閱讀圖書、打電話)等活動內容。這些活動都是幼兒感興趣、喜歡參與的,有利于形成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也使教師在互動中真正成為幼兒主動活動機會的提供者、組織者、支持者和促進者,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2. 師幼共同參加活動材料的投放
(1)與幼兒共同收集豐富多樣的活動材料。為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教師可發動家長及幼兒一起收集活動材料。由于材料是幼兒自己收集來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從而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2)材料的提供要有層次性。幼兒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不同的幼兒,既不能太粗簡,也不能太復雜,努力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活動材料都應體現層次性。
3. 在活動中加強師幼互動
(1)教師針對幼兒的不同問題進行啟發思考。在區域活動的互動過程中,經常可以聽到教師問幼兒:“你發現了什么?”“這個問題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辦法解決?”等等。教師作為活動的指導者,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和交流是極其重要的策略之一。教師借助具體情境,通過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幼兒不斷思考、主動探索,在這樣的有效互動中,既保持了幼兒探究的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教師針對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適宜性指導
案例:米米平時很少去建構區,但這次,教師發現她正在欣賞建構區的作品,教師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便走過去說:“米米一定想搭一個和他們不一樣的,對嗎?你想搭什么呢?”米米想了想說:“我不想搭樓房。”“那你想搭什么呢?”“今年是牛年,我想搭一頭牛。”這真是一個好的想法,確實,在她之前誰也沒有想到建構區的材料還可以搭一頭牛。教師說:“你搭的牛一定和你畫的一樣好!”米米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然后高興地去了建構區。真的,米米在建構區搭出了一頭象樣的牛,當然在搭的過程也遇到了許多關于支撐的問題,但都在教師和米米共同討論中解決了。
有時幼兒對教師發起的共同游戲主題并不感興趣,但卻因為畏于教師的威嚴,不情愿地予以接受。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我們便要思考怎樣讓幼兒對原本不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和教師產生積極的互動,還要思考在區域活動中怎樣促進不同幼兒的發展。
4. 耐心等待,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主動學習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幼兒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當幼兒向教師求助時,教師是直接地給予提示或答案,還是間接地將問題拋回給幼兒,鼓勵和耐心等待幼兒自己探索和發現呢?這是教師們常會面臨的具體問題。
教師對幼兒的困難采用等待的互動策略,但這種等待并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暗暗的輔助支持,通過材料的中介,暗示幼兒并耐心等待幼兒自己的發現和遷移性學習。
5. 及時反思,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一般說來,反思是基于觀察與記錄的,教師要在互動中真正做到跟隨幼兒、支持幼兒、提攜幼兒,就必須及時地對自己和幼兒的互動行為進行反思,從互動過程帶給幼兒的影響去推斷自己的行為的適宜性和合理性,真正建構起積極有效、和諧的師幼互動。
總之,在區域活動中建立的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同時也從中汲取經驗,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從而實現雙向的有效發展。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必須以平視的目光和態度對待與認識幼兒,減少以高度控制、服從為主導和行為特征的互動,這樣才會很大程度上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發展幼兒的積極性。
作者簡介:顧潔,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燈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