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會 王雪濤??
摘 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是華北地區的重要特點,這就意味著社會對于既精通專業業務又有較強外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本文是關于如何在這個大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指導,進一步深化高校英語改革,促進河北省高校應用型英語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ESP;就業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2013年8月,習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此后,他又多次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等重要場合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為發展把脈引路。而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必將把京津人口向河北轉移,從而迎來了河北產業、技術和人才發展的新機遇。因此,河北對于各類人才的需求會大大增加,特別是既能夠通曉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掌握英語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無疑給目前的河北高校教育提供了一個教學新途徑和新思路,所以各個高校要審時度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不斷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教學,探索適合社會需求的育人模式,而高校ESP教學就是適應這一歷史發展的產物。
二、 河北高校英語的教學現狀
(一) 課程設置不太合理:對于目前的高校而言,通用英語(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是大學英語課程的一般模式。這種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方法與高中英語教學相同,突出向學生教授一般的語言學習技能,使學生掌握英語語言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巧。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沒有辦法和自己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學生們學習的目標無非是應付各種類型的考試,興趣不大,對于自己的就業也沒有特別的幫助。
(二) 師資隊伍比較單一:河北省大部分高校的英語教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業務能力很扎實,但是對其他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并且也沒有進行相關的培訓,因此知識面比較單一,無法將英語技能和學生的專業進行有效地結合。而其他專業教師的英語技能和水平有限,用英文來講授專業課程也是有難度,這也在很大問題上影響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三) 實踐活動缺失:目前,高校英語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缺乏相關的實踐活動。英語教學只是把其當做是一門孤立的科目,沒有將其當做是一種工具和技能。這樣,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只能是做研究或者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沒有辦法適應當前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 改革教學模式,大力發展ESP教學
(一) 調整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模式:專門用途英語(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指的是與特定專業和學科相關的,培養學生們在一定的工作環境下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英語學習。ESP是EGP教學的延伸,是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有機結合。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強,高校英語教學需要把英語技能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讓英語思維更好地為其專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上升空間。ESP教學就是為了解決在專業和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技能。
(二) 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情景教學:ESP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不同課程的需求,設計各種各樣精彩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聽說讀寫和角色扮演,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感。例如,針對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入住賓館、飯店訂餐、景點介紹等等。通過對這些旅游活動的模擬,學生們就能用英語掌握一般旅游活動中的技能和流程,對于將來就業就能夠游刃有余。
(三) 根據職業特點選定教材:社會培養的是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因此大學生教材的選擇要符合其職業特點。譬如,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而言,教材要突出日常交際以及景區介紹;對于文秘專業的學生,教材應該側重于電話交流、網絡和商務會談等方面;對于電氣專業的學生而言,教材應該涵蓋說明書,維修指南等等。教材選擇得當了,學生在就業的時候,就能擁有該崗位所需要的英語能力。
(四)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英語課程要進行深入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關鍵。要提高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首先一定要為教師搭建良好的培訓平臺。將教學和實踐相結合,增長青年教師的實踐經驗。高校可以對現有的英語教師隊伍進行選拔,派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訓,為將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做好準備。另外,高校應該大力支持和鼓勵教師進行跨專業進修,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最為重要的是,英語教師要和專業課教師相互學習,進行跨學科合作教學,達到教學上的相輔相成。
(五) 建立合理的評估體系:除了對學生們的基礎知識進行評估外,高校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評估手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崗位需求進行一些專業的考核。例如,帶旅游專業的學生去一個景區,讓他們充當導游的角色,用英文進行現場演練,再由教師和相關專業人士進行現場評價。這樣,學生們會更加認真地準備考核,對于這門課程也會更加重視。另外,學校和企業可以對學生進行聯合考核,更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ESP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這對于增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非常必要。高校要審時度勢,加大力度進行英語教學改革,促進ESP教學模式的推廣,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盼盼.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省發展戰略分析[J].經濟論壇,2010(8).
[2]孫翠.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京津冀區域合作[J].環渤海經濟瞭望,2007(3).
[3]張可云.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與政府作用重點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4(3).
[4]周小琴.ESP—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J].中國科技信息,2012(9).
[5]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2-28.
作者簡介:張明會,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工程技術學院人文學院;
王雪濤,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