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教育者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引導學生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小學教育階段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在提高學生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與發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備課;實效性
一、 引言
體育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一定的訓練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出來的能力與技巧,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國家相關政策對小學體育學科的教學要求。學生體育核心的提出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體育改革理念,使教育者能夠對小學體育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定位。小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也是自我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總稱,小學教育階段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生活打下基礎的一個過程。培養小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之后能夠滿足自身綜合能力和基礎素養的要求,使學生可以快樂學習、終身學習,掌握體育基本技能,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所以,要提高小學體育備課實效性。
二、 以自主為原則,開展快樂體育游戲活動
兒童心理學角度研究已經證明: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本能,每個孩子都是喜歡追逐嬉戲的。這也是兒童之間的另一種溝通,一種交際手段。解放兒童的天性是體育教學一項重要的目的,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一些教化,規訓,更重要的是對活動好動天性的釋放。因此,在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根據學生心理和生理的變化,積極地鼓勵,通過合理的備課來實現教學的高效性。
快樂體育理論認為,游戲是孩子的最好伴侶,是最有效、最有意義的活動,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之一,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陳鶴嚴先生說過:“小孩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贬槍和糜螒蜻@一天性,我們在備課時可以設置一些趣味性、激勵性、競爭性的游戲,或者讓兒童自己選擇一些喜好的游戲,在游戲中豐富體育知識、競技規則等,開啟兒童的心智,激發兒童的情感。
三、 以開放手段,建構課堂情境
小學生的天性是愛玩,小學生對未知的事物充滿探索精神和探究欲望。教育者使用先進的教學設施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助現有的資源在備課的時候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趣味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教育者可以先讓學生說一下自己知道的跳遠健將,可以是運動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動物。青蛙是立定跳遠的主要代表,教育者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播放青蛙跳躍的視頻,然后向學生講解立定跳遠的技巧,用游戲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排成一排,使學生同時跳躍,教育者對跳的最遠的“青蛙”進行表揚。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體育運動技巧,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逐漸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讓孩子吃得飽,吃得好。都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
四、 讓兒童在體育活動中品格得到提升
兒童體育活動中形體鍛煉和意念鍛煉是同步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面對挫折,處理挫折的能力。在備課之前,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比賽,讓學生有贏有輸,教會孩子們敢于面對失敗。兒童體育伴隨著激烈的競爭和對抗,這種對抗是按運動的特定規則進行的,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裁判,這需要有極強的自控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本校校本課程游泳是一個季節性很強的項目。冬季天氣寒冷,學生基本上都能克服困難,堅持冬泳,期末進行考核(考核的幾個方面1出勤2技術考核)合格率為98%以上。
我們都知道人這一輩子,要走的路很長,遇到的事很多,誰也避免不了遇到些困難、挫折。無論挫折的原因來自內部還是外部,都可能使孩童產生緊張、焦慮、憤怒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體育活動對于少年兒童品格的提升是最為有效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塊陣地,花大力氣塑造兒童優良的品格,使其得到最好的提升。
童年是人的精神故鄉,小學生處于兒童的年齡段,而“兒童”則是生命歷程的一個特定階段,是人生之旅十分重要而珍貴的驛站;是生命富有創造力的生命源泉;更是“兒童”的心靈感受和精神家園。兒童體育存在于這一時段中,因為基于兒童的蓬勃而美好的課堂使我們應該將課堂的活力還給兒童,把時間還給兒童,把空間還給兒童,把自由還給兒童。
五、 總結
生命的潛能是無限的,如何更好地創造兒童化的教學條件,使每個學生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這是我們在今后的兒童體育課堂所要拓展完善的、延伸的方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育者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逯登德.淺議體育教學中的備課[J].青海教育,2017(6).
[2]葉瑞華.體育教師備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2).
作者簡介:祁婷婷,一級教師,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