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申智
摘要: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學的功能和價值,全面落實體育課程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規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使用體育器材與運動量、教師自身準備活動等多個方面,并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打造初中高效體育課堂。本文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體育教學規范,并提出了幾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規范;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生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而體育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的綜合素質,同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會遇到一些挫折進而能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認真研讀教學規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藝術,進而打造出生動有趣的高效體育課堂,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從體育課堂中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獲得快樂,還能豐富自己的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落實教學規范,促使初中體育課堂標準化
(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初中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南針,直接決定著教學內容的合適度、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學生最終的體育收獲。因此,體育老師一定要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掌握初中生的整體身體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態,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進而可以引領整個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還要考慮到重難點的合理分配,對于一些高難度的、負荷量過大的體育活動,一定要考慮到是否超出學生的完成能力之外,對學生會不會起到負面影響。教學目標中必須始終貫徹“先行后知”的教學思想,體育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把“體驗觀察、啟發思維、合作互動”作為課堂主線,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創建“主體建構、主體參與”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應“以生為本”
初中體育老師在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中是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原則的,而教學目標就是為了通過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而,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應該是學生,以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體驗為標準,來衡量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此外,體育老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改變傳統的僵硬化的教學模式,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生活化、競賽化和游戲化,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獲得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組織方面,要重視學生的個人練習和合作練習有機幾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對終生體育有初步的認識。
(三)巧用體育器材,運動負荷量科學控制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現有的體育器材和體育場地開展體育活動,要根據體育活動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身體鍛煉需求,巧妙地利用體育器材,讓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得到充分鍛煉。當然,教師還要為學生傳授科學、正確的體育動作技巧和安全防范意識,對于學生錯誤的動作或危險的動作要及時糾正,并告知其嚴重性。在運動負荷量控制方面,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適量設計,關注學生的感受,并安排合適的休息時間,不能讓學生過累或是經常完成不了體育任務,避免讓學生喪失體育自信心,對體育產生懼怕、反感的消極情緒。初中體育課堂均應該沿著簡單、實用和可操作性強的方向發展。
二、創新教學手段,打造高效體育課堂
(一)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入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體育動作技巧,有著較好的誘導性效果。游戲活動可以貫穿整個體育教學活動,在活動準備前設計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活動身軀、進入狀態;在活動中設計游戲會讓學生在團隊中合作與競爭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體育動作的訓練;在活動結束時,設計有戲可以幫助學生從運動的狀態迅速恢復到平靜的狀態,讓身體內的器官、組織、關節等都可以得到放松。在游戲活動中,每位學生都會擔負不同的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學生會非常努力地參與,在參與中就會運用到動作技巧,并且還會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尊重個體間的差異,實行分層教學
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是參差不齊的,各有差異,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掌握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學情,實行整體教學、個體單獨指導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體育鍛煉。尤其是一些身體弱勢的學生,教師應設計動作簡單、負荷量小的體育活動,然后耐心地引導,給這些學生設置較小的學習目標,并逐步提高,讓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給予學生充足的關愛,確保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都是積極的、快樂的、開心的。對于體育能力突出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地增加體育難度和運動負荷,鼓勵他們培養和發展自己的特長,并進行專業地指導。體育教師需要做到引導高水平、擴大中水平和提高低水平,實行分層教學,多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有利于學生突破心理障礙,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三)尊重時間觀念,有效利用教學時間
初中體育課的課堂教學時間規定為45分鐘,而很多教師由于沒有充分利用好時間,很多學生在體育課結束時還顯得意猶未盡,明顯感覺時間過于短暫。所以教師要明白教學側重點,對于無關緊要的環節一定要簡單帶過,切忌浪費過多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親身參與體育活動。首先,教師要求學生進行集合、報數,講解教學內容后再開展熱身運動。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都會在這些常規環節松松散散、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這就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所以教師也要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引導學生上課準時、快速站隊,并在體育活動中要積極參與,端正態度,不能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讓學生尊重時間掛念,養成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的良好習慣,十分有利于打造高效體育課堂。
三、結語
初中體育教學一方面要落實教學規范,嚴格遵守教學大綱中相關規定,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引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的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到正確的體育動作,并從中獲取快樂、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 佘東軍.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淺議[J]. 江蘇教育研究. 2013(11)
[2] 郭榮美.新型體育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的培養[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