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學習是基于有意義的探究式學習開展的學習,要開展高效學習,就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通過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建立聯系,可以是基于問題,也可以基于項目,還可以基于設計,讓學生理解性地學習。對此,應該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好的學習情境,科學設計引導性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已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有效聯系,實現高效學習。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 高效學習 小學語文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在語言學習及能力表達的黃金時期,如何讓其高效的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從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顯得非常重要。
一些低年級語文教師都沒有培養學生高效學習的意識,他們認為小學三年級以前,主要是要孩子們認字、識字,而忽略了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高效學習的興趣與意識。在教學方式上也是比較單一的,如在教學生進行寫話時,常常是在學習某個字或者詞時,讓學生進行造句,這種單一的造句式寫話的教學由于缺乏樂趣性,直接影響了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此外,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級比較小,還沒有形成好的學習方法,往往只是被動的接受學習知識,這些都不利于低年級學生的高效學習。
學習可以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美國奧蘇貝爾指出有意義學習是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與語言文字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建立起非實質性和非人為性的聯系的過程。非實質性是指不是字面上的聯系,而非人為性的是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不是隨意的,而應該是在一定的邏輯基礎之上的。他所強調的是學習新的知識應該建立在學習者已具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之上來進行,新知識需要與舊知識建立聯系,學生的學習應該以理解性學習為核心,使其身心完全投入,通過啟發式學習將學生的心理、身體、情感、認知與邏輯統一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高效學習就是基于有意義的探究式學習為依據,常見的高效學習方法包括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和基于設計的學習三種。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理解性的學習,從已經具備的知識結構為基礎建立新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高效的學習,并且能夠提高學生靈活利用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從高效學習的涵義可以看出,要開展高效學習,就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通過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建立聯系,可以是基于問題,也可以基于項目,還可以基于設計,讓學生理解性地學習。
(一)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實現低年級學生高效學習,首先就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應該轉變學習的主體,學習活動的中心應該以學生為主,這樣才有利于調動學習的興趣。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習,學生都是被動的去學習,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老是教什么就學什么,很少參與探究性等學習活動,課堂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有必要轉變學習的主體。同時,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應該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高效學習的本質就是要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與新知識建立聯系,引發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對此如何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與新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呢?創設學習情境就是其中一個方法。低年級小學語文的主要學習任務還是在于識字、認字、閱讀和一些簡單的寫作。單一的見解識字認字還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對此往往不感興趣。因此,有必要創設了有趣的學習情境,將學習內容直觀化并且形象化,讓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對知識進行欣賞與學習。如在講解古詩《鵝》時,可以讓學生們去動物園或者通過視頻看鵝游泳,觀察鵝的外貌,包括羽毛、腳、脖子等,仔細觀察鵝的游泳姿勢,甚至讓孩子們扮演鵝游泳的姿態,讓其通過觀察和開展游戲來體會鵝游泳的形態與意境。接著再來同學們跟著老師朗讀鵝的古詩,分析當中句子的意境,看看古詩的描述是否跟真實的鵝游泳一致。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的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形態及語言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更有趣的進行語文學習。同時,也能讓孩子將新的知識點與原有的知識結構建立有效的連接,從而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
(三)科學提問,引發孩子思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創造力
好的學習情境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而好的問題則能讓孩子將已知的知識與未知的知識建立起有效的連接,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的能力,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真正做到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四)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已經成為小學語文的重要輔助學習資源,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為學生創設生動真實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的體驗,激發學習的興趣。如傳統的選詞填空題可以設置到生動有趣的故事游戲當中,讓學生玩游戲的同時能快速的學習,從而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高效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它強調學生應該理解性的學習。對此,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學習情境,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設計課程情境及課后的復習等,以幫助學習更好的理解性的高效學習。
[1]馮銳,繆茜惠.探究性高效學習的意義、方法和實施途徑——對話美國斯坦福大學Linda Darling-Hammond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2]馮銳,繆茜惠.高效學習與理解性教學——對話《高效學習》作者Linda Darling-Hammond教授[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03).
(作者簡介:劉惠,本科,河源市第三小學,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