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峰
摘要:由于數學學習的難度和高要求,讓很多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不起興趣,即使有的學生有興趣,也會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而失去興趣,在大部分情況下,教師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但是沒有了解到如果學生不感興趣,那么所有的教學都是徒勞,效率并不會很高,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本篇文章主要講述如何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興趣 培養 淺談
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其實并不是很大,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讓學生覺得課堂無趣,因此不愿意花費太多的功夫,學生在深入學習之后就會發現小學的數學并不是很難,但是在這一階段,快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顯然是不現實的,必須通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風格盡量讓學生理解更多的知識,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中,不僅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積極,教師的教學態度也不是很積極,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不濃厚,形成了惡性循環。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一般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育,為了讓學生更快的消化知識,教師有時甚至會讓學生進行題海戰術,給學生很大的壓力。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雖然困難,但是并不需要如此高強度的逼迫下進行學習,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教師沒有找到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的主要原因,只知道一味給學生增加壓力,認為既然無法提升學生的興趣,就通過強制消化的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小學生不會反抗教師的教學方法,而且家長也充分配合教師的教學,讓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堪重負,甚至有的學生在上數學課的前一天就開始發愁,讓學生苦不堪言。
小學生喜歡的東西都是比較簡單的,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些喜好來簡化數學,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相當于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自己也要做到在教學時改變教學方法,雙管齊下的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奠定好基礎。
(一)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知識解釋
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說,喜歡的無非是一些動漫人物、玩具和簡單的游戲以及零食,在數學課堂中融入這些元素看似有很大的難度,而且數學和這些的關聯性也并不是很強,其實不然,只要教師有心,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聯系起來,而且小學生思維簡單,加上小學數學對教師來說十分簡單,把兩個簡單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是很容易的。數學課本中的一些東西對小學生來說很難理解,而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無論多難理解學生都能夠很快投入其中找到關鍵所在,在數學學習中也同理,只要教師能夠把知識和學生的興趣點進行結合,學生就能夠快速理解。
比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學生對于余數沒有很多的認識,而且有很多學生對除法的學習也沒有學好,這二者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二年級的學生最難學習的一個知識點,如果按照之前的教學,教師給學生介紹余數的概念之后就會給學生講一兩道例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學生困惑的地方依舊困惑,即使正確率高也是由于形成了習慣或者是碰巧答對,不代表學生真的學會了,而且學生很快就會忘記,在期末時由于知識點都堆在一起,會有很大的壓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對學生解釋。
比如學生喜歡糖果,教師可以用糖果作為引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可以在自己手里提前拿幾個糖果,問學生“老師手里現在有七顆糖果,但是我想把它們分給兩個學生,我該怎么分呢?哪位同學可以幫幫老師算出具體的每個同學能夠拿到幾顆糖果呢?”,由于看起來和數學沒有太大的關系,學生就會開始動腦筋思考,然后就會發現,兩個人分七顆糖果最好的辦法是一個人拿三個,一個人拿四個,七顆糖果根本沒辦法算出每個人該拿的平均數,教師可以接著問學生“大家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怎么幫助別人解決呢?”,由于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學生無法回答老師,教師可以繼續引導“今天,老師就要教給大家怎么把七顆糖果平均的分給兩個人,能夠算出具體的數字,大家如果學會的話,以后爸爸媽媽有這種問題大家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學生一聽到能夠通過學習解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學習時就會有參與的欲望,這時教師再引入關于余數的概念,帶領學生復習簡單的除法運算,然后把二者結合,讓學生了解原理,在學生學習完之后,教師要返回課堂開始的問題,問學生“現在哪位同學能夠幫我把糖果分給兩個人的式子列出來,并且能夠算出答案的話,老師就把糖果給他”,這樣一來,學生就有機會用剛剛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實際自己關注的問題。通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知識的解釋能夠讓學生學習時保持高度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改變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教學方法不恰當,即使教師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學生的耐心也會由于接踵而來的壓力和對教師的意見被磨光,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教學方法,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反映的重要性,能夠在課堂中集中精力,在給學生布置習題時,教師也要注意量的控制,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知識,反復盲目的練習并沒有多大的幫助,布置習題時進行一定的挑選,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目不用布置太多,質量比數量重要的多,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數學學習中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方法中,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這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容易讓學生形象、直觀理解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比如,在講解圓的周長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就可以讓學生非常形象、直觀的看到圓周長的推算過程,這樣學生就更加清楚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加深了對圓周長的認識。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激勵學生。好的孩子是夸出來的,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學生學習興趣就會激發出來,學起來就會非常有動力。
總之,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的抽象,對數學都不太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興趣中去學習,這樣學習效率才能提高,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
[1]李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教導刊,2014,(19).
[2]張彥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求知導刊,2014,(04).
[3]李毅.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中,2011,(06).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縣東和聯校辛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