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極為復雜,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是環境社會系統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經濟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研究林業經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林業經濟;北滿地區;經營現狀;比較
林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極為復雜,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是環境社會系統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經濟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林業經濟也快速發展。然而現階段我國林業發展相比國外其他國家發展仍然比較滯后,這使得林業經濟發展問題成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鑒于北滿地區處于中俄之間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俄羅斯的優秀的林業資源管理經驗,通過簡述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以及俄羅斯方面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以此來比較我國與俄羅斯在資金、采伐技術、地域上的林業經營,基于此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完善我國的林業經營,推動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
一、中方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
由于北滿地區的生態形式嚴峻,因此科學地確定北滿地區以森林生態為主體的森林資源、環境建設和發展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是確定北滿地區林業經營方向,提高林業經營水平,改善北滿地區環境、鞏固北滿地區資源發展的根本大計。
盡管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不斷發展,對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也不斷的加強管理和綜合整治,但是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仍有很多不足。第一,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基礎仍然十分薄弱,在林業方面的科技持續創新能力還不強。我國在北滿地區缺少對林業資源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使得我國北滿地區的林業基礎十分薄弱。第二,我國應用在林業方面的高新技術還是比較落后,對傳統林業的改造、帶動作用不顯著。目前,我國仍然較為依賴傳統的林業技術及其經營管理等。第三,我國林業方面科技與經濟不接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方方面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現階段,我國的科學技術并沒有充分利用到林業方面,而且我國的林業也沒有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得到較大的發展,林業經濟也沒有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有著較為明顯的改善。第四,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科技投入十分稀少,因此其總體實力十分弱。第五,我國在林業方面的專業人才的水平有高有低,整體上來說,素質不高,比較突出的表現在嚴重缺少一些了解世界林業科技前沿情況、科學造詣深、懂管理經營的高層次人才。最后,我國在林業方面對其基本的體制沒有進行深入有效的改革,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仍然主要依靠國有林區,這使得我國北滿地區的林業資源的利用率較低,北滿地區的林業經濟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
二、俄方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營
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一的森林資源大國,早在上個世紀初,在林業經濟上就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據統計,目前俄羅斯的森林總面積為8億平方米,大約是全世界的森林面積的四分之一。而且俄羅斯的森林覆蓋率也十分高,將近達到了百分之五十,比世界森林覆蓋率的平均值都要高出很多。在俄羅斯,大部分森林都是自然生長的,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森林是人們建造的。森林資源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意義。森林資源是林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變量,是實現以生態建設為主戰略目標的基礎和核心,對俄羅斯的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俄羅斯每年在全國的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和林中空地上都要進行大規模的森林更新工作。長期以來,俄羅斯都堅持森林分類經營的方針,切實保護國民的生存環境。按照森林的意義,以及經營目的和主要功能,俄羅斯把全部森林資源分為三大類,實行分類經營和管理。俄羅斯把護林防火和防治森林病蟲害看的十分重要。近年來,森林火災發生頻繁,每年因林火損失慘重,且對森林資源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俄羅斯十分重視森林防火。近幾年俄森林病害發生面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通常很難對染病森林進行診斷,因為在森林患病的最初階段是不容易被發現的。現存有關俄森林病害的統計資料一般具有局部性,或者是不完全性。俄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方法為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約占防治總面積的85%。目前俄各大林場在完善防治森林病蟲害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三、雙方在資金、采伐技術、地域上的對比
北滿地區的森林資源在大約一百多年以前是非常豐富的,茫茫林海,遮天蔽日,在當時北滿地區林內的動物資源也很豐富。但是后來由于多種原因,原有的景象不復存在了。
(一)資金
俄羅斯林業科技在某些領域雖然高度發達,但是受到經濟與社會的雙重影響,一直沒能走出困境。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森林工業,尤其是遠東和西伯利亞的森林工業由于缺乏資金的支持,不能大量使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在這些地區,某些設備的使用年限已經超過25年,缺少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已經成為遠東和西伯利亞森林工業發展的制約性因素。
而在中國受到地區經濟的影響,資本要素、森林資源與林地要素相對稀缺,北滿地區的林業資金也十分匱乏。而且大批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的閑置,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二)采伐技術
俄羅斯在進行森林采伐時,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樹種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對一些樹木進行采伐時,首先查明在某一地區對某一樹種是否有限制性的規定。有時在某一地區或許缺少對采伐某一樹種的限制性規定,但是如果對其進行采伐必然會引起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這一點也必須考慮進去。在多林地區,大部分居民依賴木材采運,這主要是指西伯利亞、遠東以及俄歐洲部分北部。盡管那里的森林采伐已經引起了極為嚴重的生態及社會問題,但是按照慣例采取大規模采伐森林的方案仍將一如既往。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少林地區以及森林資源已經枯竭的地區即使是每年的森林采伐量十分少也會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俄森林采伐分為主伐、撫育伐及其他幾大類型。在北滿地區,主伐增長較快,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其解決經濟發展的惟一途徑就是砍伐森林。近幾年,該地區的主伐也開始大規模下降。為了培育高產的珍貴樹種和改善林分的質量和衛生狀況,俄羅斯每年都進行一定數量的撫育伐和衛生伐。但是撫育伐面積和間伐材產量均呈逐年減少的趨勢。
而在我國,人們對采伐并沒有太大的技術要求。這使得大片森林資源損毀,天然原始林砍伐殆盡,隨之被大量的次生林、低價林所代替。天然林砍伐殆盡,代之以大量的次生林、過伐林、低價林和部分荒漠禿山。這嚴重影響了北滿地區的林業資源狀態,環境的劣變,對該地區的農牧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地域
北滿地區全區海拔不高,地勢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的丘陵較多,平原區面積較大,土質肥沃,大部分地區水熱條件尚好。它的雨量主要是由來自太平洋的暖風和中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及哈薩克斯坦進入我國新疆、內蒙古和東北的三大冷風帶的冷風相碰撞而生成的,當地的氣溫也因此受到相應的影響,因而形成了比較完整、具有內在聯系、又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區域和生態體系。
由于俄羅斯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俄羅斯在北滿地區位于我國以北,靠近海洋,地廣人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而我國人口眾多,森林人均面積較少,缺乏木材,這為俄羅斯在我國林業方面的出口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而在我國,近年來,東北經濟受傳統工業的影響,發展緩慢,這也影響了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濟的發展。其次北滿地區交通不便,環境較為惡劣,這都制約了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的經濟發展。
四、完善
林業經濟的發展不僅對國家經濟有巨大的影響,也對社會發展有影響,林業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人類的生態環境變化,所以在發展林業經濟的時候更要對生態效益加以重視,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這樣會面導致更大的問題出現。
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經濟的發展在遇到挫折的情況下,應確保國有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發揮,將林業資源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建立現代化林業經營方式,完善林業配套體系建設,以促進我國國有林業資源的高效管理,走適合我國林業發展的道路。同時,林業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因此我們可以引進外資,通過建立林業合資企業、獨資企業或者是合作企業推進我國在北滿地區的林業的發展。此外,還要學習俄羅斯在林業采伐上的先進技術手段及優秀的經驗,以此來促進我國在北滿地區林業經濟的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宣鳳.論林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民營科技.2008.
[2]張立平.關于林業經營綜合效益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
[3]劉召云,孫世民,王繼勇.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研究進展及趨勢[J].商業研究.2009.
[4]唐宏宇.淺談現代林業的思想內涵.民營科技.2008.
[5]張長信.對林業經營綜合效益的幾點看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6]吳志輝.安徽省山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副特產,2011.
[7]陳節江.簡述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8]張漢江.整合供應鏈管理推進產業集群化的優勢與對策分析[J].系統工程.2005.
[9]周曉峰.天然林保護工程概論[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
[10]王愛紅.基于產業集群視域下的農產品供應鏈系統設計[J].理論觀察,2011.
作者簡介:韓慶峰(1992—),男,吉林長春人,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