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綜合性技術人才,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其他院校學生相比,由于學生自身客觀原因的局限性導致中職學生基礎薄弱,對語文學習興趣不大。因此,優化創新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是中職學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好其他專業課程,促進提升專業技術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方法;優化過程
隨著技術創新帶動社會高速發展,許多精密設備和儀器以及工藝技術投入到了社會生產過程當中,這也就造成了在專業技術操作人員工作崗位人數上的缺失,為此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在社會進步發展的過程中跟上步伐,促進企業長足發展,也能夠促進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水平,提高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和市場就業率,我們應當在中職語文教學方面積極創新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成果,使得學生在對技術工藝的認知理解和語言表達上得到有效地提升。
一、中職教育發展現狀
目前,從現階段教育事業發展狀況來看,中職教育發展一直處在相對尷尬的發展境地,一方面相對與普通高中其發展規模和教育制度的制定設置,中職學校無論是從管理制度和課程設定以及學生招考都沒有一個嚴格的規范管理體制,在發展過程中較為混亂,另一方面在教育改革當中大多提出的理論設想和教育實踐課程的修改大多都是以中小學主導教學為主,中職教育的改革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造成了當下不利于中職教育發展的狀況發生:
第一、學校整體建設處于松散狀態,一方面由于眾人對中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社會上用歧視的目光看待中職學校,沒有營造對校園發展有利的社會氛圍,使得入學學生抱著混日子的思想入學,造成了學校整體學風不爭的惡性循環,同時在招考學生的過程中,學校出于自身建設考慮,本著多招學生擴大辦學規模降低入學門檻,導致整體入校學生綜合素養不高,基礎較差、素質較低的學生涌入到學校當中,給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帶來困難。
第二、教育課程和管理體制設置不完善,多數學校在課程設置和管理工作方面沿用的普通高中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綜合素養不高的學生在適應當下校園學習生活存在著諸多不便和困難,無法讓學生能夠在教室當中坐下來,導致學生厭學的狀況大面積存在,對于管理上帶來了諸多困難和不穩定因素發生。
第三、學生的思想不成熟。中專學生大多是十六七歲,相當于高中生時期。他們處于思想形成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容易沖動,情緒極為不穩定,自制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受到現在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更容易使學生思想上出現偏差,而這些不穩定因素導致的最終結果則是走向不歸之路。
第四、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完善,思想建設得不到重視,由于中職教育的現實性,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從思想意識上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許多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流于形式,在課堂上講完自己的課程之后,對于學生是否消化當前所學知識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學生經常會出現“學不能用”的現象,整體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探索創新中職語文教學路徑
面對現階段中職教育發展狀況,我們急需探索創新出適合中職教育發展的教育教學模式,來改變中職教育發展滯后的不利局面,應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要采用多種教育手段相結合,了解學生,改變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課程,改變學生與教師教學相互抵觸的不利局面。
第一、從思想上全校上下應當樹立起中職教育非常重要的思想意識,樹立以生為本的觀念,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利用學校現有資源積極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耐心開導,培養學生從入學開始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
第二、在課程設置方面,我們應當針對入學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學習方案,由于語文教學的特殊性,一方面它既向學生傳授學科基本的知識點,讓學生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感知能力,另一方面重點是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使其能夠在學成畢業之后能夠更好的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崗位之中,能夠被社會所接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到所進行的教學應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因為中職生作為即將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的實用性人才,開展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輸送合格的高素質人才。在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下,決定了語文教學要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保持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上,要突出語文的服務功能,使其與專業課能夠相互滲透、緊密結合。
第四、創設情境教學法,啟發學生積極探究和思考,充分利用好學生所處的心理狀態,讓學生的自我存在感得到體現,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達到較高的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培養專業技能作用顯著,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技術知識本身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對今后課程學習形成良好的開端,為今后中職教育中其它課程的改革創新樹立榜樣,同時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進一步促進中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紅梅.中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研究[J].考試周刊,2017,(49):2-3.
[2]李建偉.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2):621-622,620.
[3]郜偉麗.新思想下的中職語文教育創新漫談[J].華章,2011,(5):143-143.
作者簡介
吳彩霞(1973—),女,籍貫:寧夏海原,民族:漢族,最高學歷:本科,職稱: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語文,單位:固原市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單位:固原市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