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與日俱增的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來多的企業與高校合作進行訂單式的戰略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加的具有針對性,本文通過 對這種人培養模式的談論以及高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進行探討,以就業為導向,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之間的三方共贏。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就業新格局;
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在嚴峻的大環境下,更多的時候大家需要去自己尋找畢業從業方向,所以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也就慢慢的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語言類專業的從業方向上同樣也給出具體的規劃。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從學校拓展到企業,已落實就業為導向,一種以人才為本的辦學理念。然后培養出一批能夠在崗位上勝任工作的日語IT從業人員。是學習日語的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今后的就業工作中去,能夠為企業輸送高質量人才,提高會話能力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對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同學給予不同的標準要求。目前IT行業缺少日語的專項研究,在沿海城市的一些對日本有往來合作的企業中,這個專業的人才寥寥無幾,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完全可以進一步的發掘其發展空間。面向更多的企業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畢業生進行定向培養。
二、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
(一)調研企業,行業,確定訂單
現在日企在中國的代工廠也是越來越多,從事IT日語行業的人員也是有更多的就業選擇,在這些企業的選擇中,學校要做好與企業的訂單承接環節,必要的企業調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關于企業調研,要通過的企業的走訪,相關的人事部門和技術部門,對于每個不用崗位的人員需求需要做一個詳細的調查,以便在以后對學生的就業的時候有準確的數據進行對接。同樣也要了解學生所掌握的各項技能,比如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等要求,其次需要了解工業生產和企業開發時所需用到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會接觸到特別先進的適用型技術但是進入到工廠或者是公司以后就會實際中接觸到這些特別先進的技術,這樣也是為學校的理論技能教學作為一個實踐的平臺進行參考。
(二)制定校企培養方案,實施培養工作
自學校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以后就正式進入到實際操作的階段,這個時候起雙方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始進入執行階段,由學校負責挑選參與培養的學生,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指導,然后企業學校兩方面都要明確崗位設置以及能力素質為兩方共同為培養出人才而做努力。在培養的計劃中要明確寫出培養的內容,時間規劃。一般是在學校進行基礎的專業課學習指導,考核,然后由企業負責對崗位的職業技能培訓。這樣的企業與學校的對接會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質性的收獲,不僅僅能在學校學到以后在就業崗位上需要的職業技能還能更好的去崗位上進行實習學習,這樣可以更加快速的進入到實際的生產中去,尤其是IT行業,其工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效果
(一)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職業能力
通過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并搭建平臺給在校大學生以更多的機會。同樣在增加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的可能性以外,還要考慮到企業確確實實需要一些有創作型人才的加入。同時學校也應該開展各項創新創業的比賽通過號召大家踴躍參加活動從而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為以后進入企業能夠勝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是在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學習的機會,旨在以后能夠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
(二)校企合作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校企合作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理論是由國外引進的,在中國實施起來可能并不一定符合中國現在的社會發展規律。也就是說國外的理論,通過引進之后未必符合中國的國情。但是我們在發展校企合作,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輔導的時候還需要有一些實際的問題去解決,隨著中國大學生與日俱增的就業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國需要推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理論誕生。雖然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但是學校也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發展,首先教育的根本是教書育人,換句話說,一個學校辦學的理念是一種價值的追求,所以學校也要肩負起教育的職責。即使身處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之下,也不可一味追求合作而忽略了根本教育。也就是在明確自身價值里的前提下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
(三)校企合作今后發展方向
當今的社會競爭無處不在而且尤為激烈,若要培養專業的人才,就要在學校以學生為主題,培養市場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樣的,我們在追求教學成果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了我們最初的愿望,就是希望他們成才,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要保持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讓他們獲得動力,語言學科的教學最終目的大多是為了更好的交流溝通協商合作等。在工作領域學習領域日常生活運用。但僅僅只依靠課本教學并不能夠很好的達到最終教學目的。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全面完善的,必須要依靠自己親自實踐才行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通過學習這門課程,用我們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懷著一個探索的夢,我們是開拓者,在這條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教育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結語
我們最后的目的是為了我們的人才能在社會中立足,為了能夠跟上高速發展的社會,用我們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懷著一個探索異域文化的夢,我們是開拓者,在這條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教育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鄭益仙.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09(3).
[2]沈光浩.漢語派生詞新詞語研究述評[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
[3]王慧,劉曉巖.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J].華章,2009(01)
項目名稱:2017年度大連交通大學教學改革項目 《創新IT日語實踐教學新模式,實現校企雙贏的就業格局》。項目編號:DJDJG201795
作者簡介
王昕(1979.7-)女,遼寧沈陽人,大連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日本文化和日語教學研究。
(作者單位:大連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